1.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造性一定会被信息时代所抛弃。更根本的是,没有创造性的人格不是健全的人格,没有创造性的人不能成为民族社会公民。因为没有创造性意味着没有思想,没有思想意味着让别人给自己做,由此成为奴性人格。柏拉图说,奴隶就是让别人给自己拿主意的人。我们这种与创造性绝缘的应试教育模式,纵使有一万个理由,也不应当继续存在了。
2.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创造性发展形成“剪刀差”的关系:知识、技能越熟练,人的创造越萎缩。
每一个个体和整个民族丧失创造力的教育根源是:价值观上,教育为等级主义和功利主义绑架,泯灭内在价值,丧失生活乐趣;知识观上,知识创造过程与教育过程被人为割裂,教育意味着研究的终结,知识变成了“传输物”,教育的知识创造功能被人为剥夺。
解决“钱学森之问”的教育方案是:在价值观上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权利,由此首先恢复全民的即大众主义的创造性,进而从中产生少数杰出人才;在知识观上让教学实践由传递别人的知识转变为创造自己的知识,促进每一学生自由个体的发展,让我国教育学由“知识传授论”转变为“知识创造论”。总之,让教学变成研究,走向“”研究性教学”。
3.教育民族化运动以来,世界教育科学所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人只有改变了这个世界才能理解世界,只有改变了知识,才能理解知识。
4.人的双手是一个能思维和言说的器官。人是用手来思维的动物。限制人的双手就是限制人的思维。限制人的思维就是让教学走向专制。解放学生的双手,是教育走上探究之徒的前提。
5.我对教学改革的期待是:让学生室外多一点运动,把身体保住;室内多一点探究,把脑子保住。广大教师、家长和全社会别光顾着让孩子在知识学习上走得快,还要考虑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好身体,有学习兴趣,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生活责任心。这才是教育的根本。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6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教育民主。只有走向教育民主,课程改革的方向才是正确的。教育民主的核心内容是“三个解放”:解放每一个教师、解放每一个学生、解放每一所学校。
而“解放每一个教师”,当然就包括了解放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和开发权。剥夺教师的课程权,就是剥夺思想权;剥夺教师的思想权,就是加倍地剥夺学生的思想权。个体的思想权被剥夺,是中华民族丧失创造力的机制与根源。
7.民主的基本特征有二:民主是互动的、合作的,这意味着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不同集体之间是自由互动、合作和利益共享的;民族是探究的、创造的,这意味着个体思想自由,探究、创造的权利得以实现。
8.课堂教学由此实现两大变革。第一,课堂教学再也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客观真理”的过程,而成为一个问题解决和探究的过程。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合作探索知识的过程。
9.师生通过探索知识而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思想。这就是杜威的名言:知识的学习是探究活动的副产品。知识变成了探索的对象和在生活中使用的工具。第二,教学再也不是教师、学生、教科书三个实体的组合,而成为一种关系,教学永远处于师生的互动过程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