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7点15分起床的果果,今天睡到了7:35才起床。迟了20分钟。我没有叫醒她,其实心里认为孩子睡眠比较重要,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今天的正念冥想做到了7点10分,比平常时间长一点,我希望她多睡一会,自己可以从容梳洗穿衣服,做早餐。价值排序上认为自己比较重要。
孩子醒来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来到床边给她爱的抱抱。(给自己点赞)但是随后仅仅是帮助她穿了上衣,她哭闹着要听故事,我默许了。一是觉得她那样强烈想听故事想满足她。同时,她在情绪里,我无力要求她按我的节奏来。二是觉得就听一个故事也没有什么。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想去把自己的洗漱化妆搞好,再赶时间把早餐做好,摆盘。所以,和孩子约定好,只听一个故事就收。不过,我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效率和速度。一个故事听完时,我并没有自己的洗漱和早餐搞好。
我去通知她起床,孩子很守信乖乖起来去洗漱,临时因为考虑到她刷牙不彻底,增加了给她刷牙,洗脸和梳头项目。比平常多用5分钟。平常这个时间我会自己穿衣服。所以加起来又延迟了十分钟。
去厨房准备早餐的时候,我变得焦虑而烦躁,平常这个点已经开吃了。(内心充满着很多批评自己的声音),偏偏这个时候,偏偏便携式榨汁机的杯子盖又盖在了主机上拿不下来。洗漱完的果果,开始游荡到零食区域,开始吃糖果。我紧张的神经崩溃了开始咆哮,又吼又骂,妈妈要变成喷火龙啦!告诉你要先喝水,不要清早就吃糖。妈妈生气了,你这个不听话的孩子,我好烦你!你真的好讨厌。
孩子开始呜呜地哭。我的心里又充满了愧疚。
马上去抱抱,道歉,安抚情绪。一边手忙脚乱准备早餐。好在这个时候,外婆来了。我心里担心自己和孩子迟到的焦虑稍微放下来一点点。
然后,果果开始喝果汁,吃玉米。一边挑剔今天果汁有渣,命令我要拿筷子来捞。我真的很反感她命令和指挥别人。告诉她要自己去拿,她又开始闹情绪。我站着,匆匆忙忙吃早餐,然后闹钟响了,我和孩子该出门了。我催促快点快点,她说,我还想吃两口。我一边默许,觉得孩子营养还是重要的,一边烦躁,觉得迟到是天大的错误,是不能接受的。告诉外婆,绝对不可以让她迟到,一边自己出了门。走到户外,才开始冷静下来。不知道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我妈是怎么完成的。
我看到,这个痛苦混乱的清晨中,自己一直陷入在情绪中,有很多矛盾的信念。一些是别人教导给我的,一些是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部分。
1、我不能接纳的部分。我不能接受自己迟到,我讨厌那个拖延,没有时间感的自己。所以我也不能够允许孩子迟到。这中间,有很多的苛刻,不包容,嫌弃和负面评价。这和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只能接受自己做好,不能接受自己做不好。清晨的混乱之中,包裹着一个很深很深的痛,我小学的每个清晨,妈妈就是这样对我的。让我感受到自己不被爱,很不够好,很招人厌恶。我渴望的是接纳包容,被和善对对,在积极正向轻松的环境中生活。我知道这个是我自己的功课。也许,天下的孩子都有要建立时间感的这门功课。没有天生的优秀,好孩子都是被教导而成的。当我能够好好对待自己时,看到自己的特质和优势,欣赏自己和绽放自己的特质,找到自我价值时,我就能找到行动的力量。当我对做不好的自己有更多包容和接纳时,有更多关爱和引导,鼓励和陪伴时,我才能真的管理好时间。才能真正允许和接纳我的孩子,带孩子一起做更好的选择。
2、我的矛盾信念。我认为孩子感受好比较重要,早上想听个故事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我不能接受她上幼儿园迟到,错过老师的引导部分。我认为孩子好好吃饭比较重要,但是我希望她不要磨蹭,要按时到校。这个需要做一个价值序位的选择,相信自己认可的,而不是别人教导的。同时,不苛求凡事完美。认可自己和孩子已经尽力做到自己最好了,时间感培养新习惯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要吓唬自己,要相信,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还有更多的选择。先从简单的做起,能迈出一小步就给与孩子和自己正向肯定。比如目前我只要求自己能够按时出门就行。让孩子保障情绪好,吃好饭就行。
3、如何做到不伤人。一是,一致性表达。不隐瞒,不假装和善。真实对比虚伪更有力量。注意语言克制,情绪平稳说出自己的情绪。告诉果果,如果你不赶紧去刷牙洗脸,妈妈会生气,这个生气会越来越大。形象比喻描述给孩子自己的状态。释放掉其中的威胁和控制。二是、按下暂停键。深呼吸三次。觉察自己的情绪、应对方式下面的感受,一层一层认识自己。观点,期待,渴望,自我。给自己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东西一个回应。三是、阻断负向情绪的传递。拉开刺激与反应。刻意调频,练习提高能量,给自己正向暗示。比如唱一支歌,播放一曲高能量的乐曲,舞动身体,或者讲个笑话,给个爱的抱抱,玩一个小游戏重新,控制负向情绪传递。四是、给自己提前准备好B选项,给孩子更多选择,毕竟孩子不是被控制的木偶。我能够掌握主导权的是给自己更多选择和空间。毕竟和孩子的关系第一,孩子的身体第一,孩子的心理健康第一。
复盘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