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吱吱群里,树文说娃的咳嗽很久没好,我脱口而出,有忌口吗?没有忌口很难好的。大师姐敏锐的发觉了,提醒我,这是很强的限制性信念。
孤陋寡闻啊,我是第一次听,好奇宝宝又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她说,她在给孩子传递这些的时候,很谨慎。有很多时候,依据的事情,因为证据确凿,容易成为限制性信念。不忌口就很难好,这是从身体的角度。可是,心理呢?心理对身体也有很大的影响的,这个影响,不亚于中医的证据。如果孩子听话还好,如果孩子坚持还是要吃呢?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这么听话。谁也无法证明,是不是因为我们心里有了这个信念,然后心想事成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生活中是处处可见的,忌口作为一种方法,本身没有错。但是不忌口就很难好,作为一种信念或者说认知,那就可能出事情。有书说了:如果开心地吃进去,什么食物都可以滋养我们的身体;如果郁闷地吃进去,有机食品也会立即产生至少26种毒素。
大师姐说,其实很多时候,引起我们焦虑担心的,就是一些正确的限制性信念。我们自己先被这些信念给框住了,尤其是有依据的、“正确的”信念。比如,小学成绩不好,考不上好的初中,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人生毁了——这个路径,就框住了绝大多数人。
我才发现,我心里有很多限制性信念啊!
孩子受凉就呕吐,吃多就积食
孩子吃了脏东西,就会肠胃不好拉肚子
隔代养育就是落后的过时的
孩子没考上大学人生就没啥奔头了
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肯定会走神,等等
这些限制性信念,其实就是咒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