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我妈完成了一天的功课,心念佛号数千遍,楞严经研读三个小时,说后天是观音菩萨的诞辰日。
我就想到一个和同学中断的约定,一起去猫山转转。
一路前行,走到了山脚下,同学讲起来猫山的来由,猫的爪子下,一边是老鼠,一边是蝙蝠,这也是为啥漫漫岁月里,灵丘这片土地平安祥乐,人杰地灵,孕育了近代陕西总督,以及现代青海省检察长等这样的人物。
相传在很久很久的过去,有两个青梅竹马的年轻人相爱了,男方贫穷,女方富有,女方的家人为了刁难男方,就要了一笔厚厚的彩礼。
中国正经人家从小的教育就是读书做官,科举不中了,就是穷酸秀才,直到今日,我们知道钱财的重要,也只是教着孩子们读书,不一定做官,书里自有黄金屋,书里自有颜如玉。
这是老一辈人懂得生活的苦,年轮稍纵即逝,只有成功的读书人可以保留一世的体面。
回到故事里,两个年轻人夜里相见,情深似海,决定此生不负,哪怕天涯海角也要在一起,人世的波澜壮阔就在那泪眼婆娑中默然而定了。
夜奔,想要像那卓文君、司马相如一样,去新的一个地方,开始新的人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怎能分开片刻。
凶狠的家丁是万恶社会的表征之一,一切为了孩子,是所有武断的家长惯用的理由,于是悲剧发生了。
举目无亲的两个人跑到了深山里,也就是猫山上,草木莽莽,何处才是容身之所,辗转了几天,终究被家丁抓到。
生离死别是人世最大的苦,撕裂的何止是两颗深情款款,早已私定终身的心灵,而是他们活着的世界。
先是男方当场自殁于山上,青松为伴,倒也不甚凄凉,然而不久女方终究忍受不了相思,也进了这猫山,从此不见踪影,只是不久,周边的人家常常看到两只猫相偎相伴,山巅、山脚、山腰,都有踪迹。渐渐的,这山便被人叫作猫山了。
深山有古庙,猫山之上有普度寺,山西是个佛教昌隆的地方,大多的民众笃信佛教,供奉僧尼;佛意善良,教化人心,山西的人也大多良善,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里发祥,绵延。
步行一万多步,还都是陡坡,我的两腿战战,在家里待得久了,生理机能也退化了。以前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人生到处是有缘众生。今日心里热忱,也不休息,想要把这路走下去,佛都参拜。
近来想人世的大毅力并不见得多么风生水起,只是于那艰难困苦处多多忍受,今日不行,明日,今年不行,明年,今生不行,亦要有来生达成此夙愿。
我在诸位菩萨前点了灯,上了香,心里念念,佑我柳暗花明又遇一村,佑我诸多磨砺终成正果,求财我不求,对于媳妇儿,我也不挂于心上,只是我母亲渐老,惹她心烦焦虑,我很是惭愧,这种惭愧在家待得久了更深刻,要是到了保定也就淡化了,虽说保定到灵丘两个多小时,不算远,然而终究是天涯悠悠,另一方世界。
佛前有大智慧,观音殿里,我长跪下来,沐浴在佛韵,佛香,佛音中,脑子里是晨钟暮鼓,是梵音阵阵,是菩萨的浩然正气云:
度不尽世人,我倒坐南海!
此言一出,天地生莲,七彩宝云从天而降,证的无上果,虽然民间里传说菩萨依然倒坐,然而就是这份大志向,天地为之倾倒,近代的伟人孙中山先生,不也屡屡涉难,绝处频频,却总是又每每能临机一转,最终成就了伟业。还有出生于农家子弟的毛主席,年少就要到天下去闯一闯,亦有了埋冢何处不青山这样的豪气肝胆。
近日来我学强国用了些心思,是因为我第二次读了精进这本书,好的书催人奋进,激发对生活的好奇心、求知欲。
我立志要成为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是从阜中辞职的时候。然而问题怎么建立,怎么解决,怎么优化,这种思维成熟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儿。
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人,正如当初我去北京闲逛,知道了冯唐,然后读尽他的书,审视了他写的一些字,领导人的治国理念,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写文章看冯唐,解决问题学领导人,学习精神要比得过我老妈。
我小时候是学着马列主义长大的,打酱油考研的时候有较深入的学了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些理念于人生信念的指导处,和佛法相比较,感觉都是那么的默契,向善,和互补。
就拿疫情来说,马列主义强调要实事求是,有了问题要直面,不要搞形式主义,搞形式主义要害死人,而佛法里,也说着你前生做了恶,今生来受苦,所以你今生要忍受,不是消极的忍受,你还要做善,还要为人民服务,要修路,要搭桥,要捐献。两种思想,相形益彰,互补互成,都是为民为苍生,在中华大地上开出了鲜艳的花,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难怪中国的强盛也越来越夺目。
今日回来,我在街上吃了碗饸烙,灵丘的饸烙是有地方特色的,一碗进肚,漱齿犹香。
走的久了,热血沸腾,盘旋心头的忧虑化作了涓涓细流,码在了手机上。
到了现在越来越明白自己,我的忧虑,终生不可去除,这是行者的动力,也是在抗拒时间的伟力中的精神来源。
当初佛陀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唯我独尊,这并不是凡人心里的狂傲,这是圣者的觉明,正如菩萨的出生,乃至历史上的伟人,都是有一种使命感,为民为苍生,应劫而生,哪怕自我牺牲,也要造福于黎明百姓。
我只是这沧海一粟,忧虑长存,不敢说什么伟业大志,只是书生一枚,叩求不朽,誓要做到不负今生。
阿弥陀佛,叩首再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