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时光飞逝,到底有多快呢?感觉眨眼之间,就是7年之痒,人生能有几个7年呢?我还记得7年前来到安徽淮南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带着一些没有喜悦的情绪,第一次从火车站走到安理工的校园,第一次见到我的研究生导师,第一次和师兄师姐们一起学习玩耍,以及后来第一次考试,第一次组织团体比赛,第一次上台拿奖,第一次发表论文的喜悦,好多人生的新体验都发生在安理工的3年青春岁月里。从当初的没有喜悦也慢慢变成这是命运最好的安排,毕竟遇到那么多好的同学,那么你好的老师。
说起电气学院116实验室,那也许就是一辈子都难忘的小群体,有照顾我的师兄,有带我玩的师姐,还有在专业上共同进步的师弟师妹们。多么有幸,跟你们度过的曼妙时光。当然我更不会忘记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都给过我很多指导的研究生导师——李振璧教授。
再说起李老师,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乐呵乐呵的。后来渐渐了解到李老师经常忘记东西,爱抽烟,爱熬夜,为此我们经常担心李老师的身体。尽管有这么多缺点的李老师,却还是我最喜欢的一位长辈。
我与李老师慢慢熟悉来自于各种原因的哭,我记得我第一次跟李老师哭是研一上学期的时候,牙疼把我折磨的要死要活的,我一边哭一边打电话让李老师给我找医生看病。第二次哭是因为研一下学期,有人偷我钱包偷我银行卡,钱包里面还有李老师让我买元器件的200块钱。第三次哭是研二上学期差一点点失去评奖学金的资格的那件事,觉得不公平而哭。第四次哭是研二下学期因为和别人关系处理不好哭的稀里哗啦。研三上学期好像没哭过,研三下学期那叫哭的一个惨啊,找工作被人莫名其妙抢走哭,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哭,毕业了舍不得而哭。我在我父母面前都没怎么哭过,每学期都得跑去跟李老师哭一下。李老师也说过,他女儿都不在他面前哭,却有了我这么一个爱哭的学生。现在想起来,真的超级幼稚,超级单纯的小时光。那时候老师和同学都担心我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可实际上,工作的这几年,觉得其实都还好,不聪明也不会太多心机,日子过的刚刚好。
生活上有委屈,我都毫不犹豫的找李老师开导我,学习上更是帮助我很多很多。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也是李老师帮我安排的,那是我第一次融入到社会中去,小小的体验了一把社会人的生活。后来我到常州、苏州找工作,李老师同样给过我很多帮助,心里满满的感恩。找工作的那段岁月,真的是酸甜苦辣的滋味。每一次面试,每一次交流,每一次希望,每一次失望,我都会跟老师和同门交流,那时候能够支撑我坚持下去的理由就是老师和同学这群可爱的人。
工作以后,曾经回过一次学校,看过一回李老师。老师还是那个乐呵、抽烟的老师,不过就是感觉自己突然变了,变得平和,变得不再爱哭,也变的看淡离别。父母与子女有几十年的缘分,而老师与学生的缘分也许就只有短短3、4年的样子。老师见证着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又会迎来一届又一届的新鲜面孔,何其有幸,与你共同学习的那几年。还有我可爱的校园,纯真的象牙塔,让我离家在外的这几年没有感觉到漂泊,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慨,幸好当初我来到这里开启这样一段青春岁月。以至于后来,在梦里,无数次的梦到学院楼的红墙绿草,梦到那火红火红的彼岸花,梦到那高高的研究生公寓和公寓前面那一棵棵古老的大树。后来,学校搬到了新校区,这些曾经的风景就这样留在我绮丽的梦里。
工作以后的第一次见面,与李老师就再也没有见过。还好有网络,我们会偶尔交流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我也经常通过李老师将公司的实习信息发给有需要历练的师弟师妹们。曾经有一个师弟一个师妹分别来过我们公司实习,安徽理工大学也在HR那里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作为安理工毕业的我,也无比骄傲,以后我也会一直坚持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
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我可爱的校园和实验室,都一辈子是我想念的家。我相信那几年亦师亦友的缘分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在接续起来,因为世界那么大,我们都可以成为师生、同学关系,其实世界又那么小,我们终归重逢。希望老师永远健康,希望学校永远发展,希望同学情永远延续,山高水长,我们一定会再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