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风破浪》(连载)【原野中篇报告文学选登】

《长风破浪》(连载)【原野中篇报告文学选登】

作者: 作家原野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13:08 被阅读0次

       历史的滚滚车轮极速的向前奔腾,建设家乡,复兴时代的脚步更是大踏步向前迈进。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伟大的时代都会有一种精神登上历史的舞台挥毫泼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勤劳朴实的潍坊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着养育自己的家乡。面对恶劣的环境,他们敢于拼搏。面对命运的安排,他们毫不服输,立志与自然搏斗,与环境抗争。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富饶美丽。这是一种敢于直面自然的精神,这是一种敢于挑战命运的精神。只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韧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肩负起建设家乡的重任。只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才能在历史的长卷中书写辉煌。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今天,潍坊滨海人民在党的关怀下,勇敢的与顽劣的大自然抗争,建设起美丽的家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壮丽乐章!

       在美丽富饶的世界风筝都有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被人们传诵:一片贫瘠不毛的盐碱滩,一个穷困潦倒的山洼地,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民,眨眼间竟变成了一座富有高科技、多产业、交通便利、渔业发达的时代新城,成为举国瞩目的焦点,成为鸢都上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每当被人们提起,不禁的拍案叫绝。这就是竞相传颂的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一个充满了奋斗精神的名字,一片诠释潍坊人民智慧和精神的土地,一座以搭建“幸福城”、“生态城”为己任的村落。因为一段历史,这里写满了故事。因为一种精神,这里充满了骄傲。因为一种信念,贫瘠不毛的黄土地开拓出一片绿色的生态林。这是怎样的一种蜕变?这里耕耘着多少感人故事?在人们为之震惊之余,也充满了寻求真相的渴望。

云卷云舒话沧桑

      岁月是一本泛黄的日记,苍老却充满慈祥,总是静静的躺着,泛着陈旧的书香,渴望人们的抚摸和纪念。一本日记记录着滨海艰难困苦的岁月,一本日记镌刻着滨海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本日记印证着滨海辉煌灿烂的当下,一本日记描绘着滨海繁荣昌盛的明天……岁月的车轮带走了历史,却带不走滨海人民对历史的纪念,纪念历史,他们更懂得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纪念历史,他们更浓烈的热爱着自己的家乡;纪念历史,他们满怀感恩之情;纪念历史,他们扎根沃土,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建设自己的家乡。

       旭日初照,金风送爽。驱车向北,沿途是宽阔平坦的大道,道旁是挺拔坚毅的翠柏。一字排开,亭亭如盖,仿佛是一支准备接受检阅的队伍。沿途之上,风,清新宜人。道,宽阔平坦。树,整齐有序。房,屋舍俨然。清新的环境使我的心情也更加清新爽朗。走进滨海,映入眼帘的是波澜壮阔的海涛,宛如苍龙的堤坝,欢乐和谐的人民和车水马龙的大道。如果是一位初到滨海的外乡客旅,总也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大海潮水泛滥,土地一毛不拔,人民食不果腹,村落穷困潦倒。这一切看似与现在的滨海新城没有联系,却正是滨海新城的历史岁月。

       翻开岁月的日记,重温那段已经被封存的历史。我们的心灵都会为之颤抖……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着一段令人心酸的历史。每当回想起,总是令人不禁的扼腕长叹。潍坊滨海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域,从唐朝开始,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皆属寿光县(今称寿光市)辖治。建国后,经历了沧桑变革,接受了历史的洗礼。岁月的年轮提醒我们,滨海已不再年轻。上世纪50年代,滨海地区在我党的帮助下,慢慢开始发展,像一头嗷嗷待哺的雄狮茁壮成长。滨海设立了渔业区,1958年成立了大家洼乡并建立了海滨人民公社。荒芜恶劣的盐碱滩终于有了组织,有了希望。

       这是一片荒凉贫瘠的土地。潍坊滨海区的土地是一片漫无边际的盐碱地,而这种最适合晒盐的土地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广袤无垠却一毛不拔。这使滨海区的开垦和绿化都成了眉头为之一皱的难题。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也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百姓靠土地吃饭,城市靠土地发展。古语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下的土地不争气,一切都是徒然。种不成庄稼,栽不活树苗,百姓望着生养自己的土地一筹莫展。滨海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土城。

       这是一汪肆虐咆哮的海水。潍坊市坐落在渤海莱州湾南溿,从前,“临海不见海。”是潍坊人对家乡的一句概括。莱州湾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她是京津的海上门户,华北的海运枢纽。滨海区拥有14公里的海岸线,但由于海拔较低,万米滩涂,沉降比却只有三米。虽然有名副其实的海域,却缺少起伏的潮汐,无法看到波澜翻卷的壮观场面。然而如果遇上稍大一点的海潮,海水就会向上蔓延,水位的上涨,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海是富饶的资源库,守着这么丰富的海洋资源,却不善于治理,反而因为肆虐的海潮闹的人心不安,这是潍坊人民多年的心头之痛。

      这是一群穷苦执着的百姓。面对一毛不拔的贫瘠地,面对肆意妄为的莱州湾大潮,百姓的生活艰难困苦,束手无策。贫苦是当地人民的属性,然而这群人民却依然执着的在这里生活。他们热爱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他们敬畏这片哺育他们的热土,他们做梦都想改变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他们无计可施却愿意渴望,渴望上天赐给他们建设家乡的机会,渴望大地为他们出产新谷,渴望人民政府为他们开辟一条新生的道路。

      我怀着一颗敬仰的心,来到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看到如今滨海新城的新貌,不禁有一种想了解滨海历史的欲望。过去的盐碱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又是什么让这里发展的如此之美?当我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一位大爷对我倾诉了他年轻时的梦想:“我们这个地儿当年穷啊,土地产不了粮食,我们穷的叮当响。海也不招人待见,风平浪静的时候,你看不到海,跟一片湖没什么两样,一到涨潮的时候,你说怪不,浪花不大,水位却上涨了。临海的居民麻烦可大了。没日没夜的跟大海周旋。我们这儿的道儿以前也全是土路,因为村里穷,外面的车不愿意进来,路况不好,不好走。就这么个地儿,又穷又酸。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走出去,都梦想着有一天老天能开眼,改变这一切。因为我们的根儿在这里啊!”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感动的我热泪盈眶。“根儿在这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这是一种何等的热爱?是什么让他们这样贪婪的热爱着这片土地?是什么让他们认定自己的“根”在这里?这种纯洁的热爱,这种执着的守望诠释了滨海人民对家乡的热爱是何等的真诚。他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贪婪的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一双望穿秋水的目光渴望地注视着大地母亲,以一颗赤诚火热的心守候在这片贫瘠荒芜的盐碱地上。渴望家乡成长是他们毕生的希冀!

        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名字。“滨海”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名字响彻鸢都的上空。提起滨海,人们不禁想到过去的“大家洼”,穷、苦、咸、贫瘠、荒凉,似乎所有艰苦的字眼都是为这片不毛的盐碱地而提供的。政府的关注、社会的扶持、人民的努力使她的面貌焕然一新,城:从一块不毛的洼地蜕变成现代化经济区。海:从一汪人人为之锁眉的咸水变成了如今万众青睐的海水浴场。碧波浩渺在人工沙滩的装点下,有了海的模样。人们在百忙之余在这里释放疲惫,获得休闲的乐趣,拾取大海带给人们的礼物。曾经贫瘠的“大家洼”从此冠有“滨海”这样清新响亮的名字,滨海也随着名字的改变,发生了破茧成蝶的变化,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风破浪》(连载)【原野中篇报告文学选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cr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