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040742/4ec8ab20df40406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40742/9ccaf0fe988d11e6.jpg)
《雨》是英国诗人爱德华•托马斯写的一首诗。
即使是战争题材的诗,托马斯的诗也与愤怒的控诉或兴奋的赞美不同,而是通过描写故乡的荒凉景象,从侧面点染出战争的残酷和无人性,以“物是”点出“人非”,以兀自凋零的缤纷落英,说出人的死亡。 这种凄清,在作者死的前一年写的《雨》里,达到了顶点。作者孤独地躺在暴风雨中,听着暴风雨打着茅棚、芦苇,想到自己的生,以及曾经爱过的人,深切地感到了死,以及彻底的寂灭。
“暴雨”不是一个令人舒服的形象,而在暴风雨中听到芦苇被折断,更加令人不舒服。托马斯不会不知道帕斯卡尔的“人不过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的名言,诗中“无数的折断了的芦苇全都静止而僵硬”所表现的,就正是生命在死亡的暴风雨面前的脆弱性与短暂性。死亡终于向作者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那就是一切的寂灭,包括爱的寂灭。诗中这样的几句:“但此时我只祈求我曾经爱过的人/没有一个正在今夜死去或静静地醒躺着/孤独地,听着雨声”,是何等痛切的句子!诗人只愿意自己一人承受此时此景,承受这种难以承受的“浇灭”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