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完了《外交风云》,还挺好看的。整部剧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外交事业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最后一集大结局,周总理病逝,毛主席接见尼克松。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外交时代落下了帷幕,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外交风云就要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有人指出这部电视剧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1949年9月21日,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毛主席那句“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名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说出的。邓小平只是出席了最后一次9月30日的会议,并当选了中央委员和政协委员。所以,他是不可能坐在怀仁堂第一排的座位上的!

而毛主席“我们的目的想达到,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的这句名言,则是在5年以后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说的。所以,主席也是不可能在新政协上说这句话的

另外,还有在1958年的炮击金门事件中,出现了1991年才服役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其他的争议还有外交人员何子枫和凌家两姐妹的感情纠葛几乎贯穿了整个电视剧的始末。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但是我想外交人员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将最好的青春献给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直到从青春正好的少年变成了双鬓染白的中年,才真正的走到一起。或许导演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歌颂更多为祖国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你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另外,将军大使夫人们试穿旗袍时,所有人的旗袍,甚至是周总理夫人邓颖超穿的旗袍开叉也到大腿根,这一点也不太合理。还有大家的服装也都特别干净,外交人员及时是平时工作也都精心地化妆了,穿得也有的过于华丽了,过于在乎颜值了,反而时代感有所欠缺。
当然,对于我这样对背后历史不是那么熟悉的人来说,我觉得已经拍得很用心了。
电视剧中对人物的选角都还是很用心的,国内国外的领导人都力求接近原型。
电视剧基本的历史框架还是符合史实的,特别是通过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当时的一些政策决定的原因。比如为什么要与苏联断交,在那样艰苦的年代为什么非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造原子弹,为什么在国内财政都吃紧的情况下还要援建坦赞铁路,等等。
还有电视剧对蒋家父子的刻画也算是比较客观的,他们并不是庸碌无能,在民族大义上还是有底线的。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电视局或许还有些欠缺的地方,但是仍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至少我看了之后内心很受鼓舞!
老一辈的领导人可以说是一辈子都献给了国家!在战争年代,他们南征北战,不顾个人生死,最终解放了新中国。在和平年代,他们又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还有那些秘密研究原子弹的专家们,那些支援非洲建设的工程师们,那些为了国家外交事业而舍弃了小家的外交官们,他们无私的爱国情怀令人敬佩。看到他们吃过的苦,历经的磨难,在想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点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看完这部剧后更加崇拜毛主席了,他的文字功夫实在是太厉害了!
在谈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时,毛主席说“清理屋子,打扫干净再迎接客人!当然了,真正的朋友可以早一点进来,也可以帮助我们一起清理吗。”毛主席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把这么复杂严肃的问题解释的简单易懂。

在1949年6月,毛主席又在《人民民主专政》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就明确表明了新中国在建国初期的政治立场。所以新中国很快就统一了思想,消除了斯大林对新中国的偏见,也让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在10月建国的第一天就承认了新的人民政府。

中学课文里就学过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登》,在电视里重温这段历史时就觉得特别激动。当时正是中国坚定地实行一边倒政策,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就要离开中国。毛主席这篇文章的题目,又非常巧妙地寓意了中国要彻底帝国主义,拥抱社会主义的时候。

而毛主席在访问苏联时,火车刚进站,毛主席就提出要发表一个讲话。外交部的工作人员给毛主席准备了祝词,可是主席心中早有腹稿,根本就看不上他们准备的稿子。主席对文字的把控是相当的自信啊。

所以特别佩服毛主席,他总是能把一些很严肃的问题用很容易懂的比喻,或者简单直白的话就说清楚。在回击一些国家对华不利的事件,或是政策时,毛主席又能把文字化为利器,用不见血的方式直击对方软肋,总是能让我们觉得大快人心。

最让人泪奔的是在周总理病逝时,工作人员
作为新中国外交部的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才华也在剧中。
电视剧一方面展现了总理的外交才华,塑造了一个非常睿智沉重,敬业奉献地外交官形象。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总理在生活上的一些细节,他和邓颖超伉俪情深让人特别感动,即使他们住在一个房间里,偶尔也会书信往来,非常的浪漫。
全方位展现了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周恩来访非、恢复联合国席位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塑造了睿智沉着、敬业奉献的新中国外交家形象,展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艰难曲折。
以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以邓小平访美及中英香港回归谈判为终点,主要记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外交事业上的杰出贡献,他们以超高的外交战略思想,灵活的外交技巧,独有的外交风格,超人的天赋才华,为新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崇高的国际地位。该剧全方位展现了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访非、恢复联合国席位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展现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艰难曲折
因为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外交,而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在以后的岁月里,即使周总理不再是外交部长,他也为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让新中国的外交逐步走向正轨,走向世界,也为以后的外交事业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电视剧也正是以总理的病逝作为最后的尾声,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有人吐槽剧中多了一些感情戏,主要就是
1950年2月14日 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抗美援朝战争
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 广交朋友,接见 卓别林
利用日内瓦会议休会,周恩来又出访了印度 与尼赫鲁总理见面 中国正式走向世界舞台,用美国的飞行员换回了钱学森夫妇等留学生 周恩来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从一个百年屈辱的国家正式的站立再世界的外交舞台上
周恩来亚非会议 被暗杀 公主号爆炸
访问非洲
周恩来为尼克松准备了就职演说时的歌曲,征用卫星的事情, 尼克松赠送笔给周恩来,周恩来不要。
秘书进行了友好的访谈,周恩来改成了
外交风云这部电视剧,总得来说还是可以的。以外交为主题补充了一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有些方面没有讲到,个人觉得是有遗憾。应该还是审核的尺度的问题吧。
1:对抗美援朝的前因后果讲得很笼统。 这算个得上是建国后一次外交方面的重大事件,电视剧里面一再强调: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对于抗美援朝外交方面基本上没讲,遗憾。
2:对于苏共二十大,讲得也不多,这也是遗憾。苏共二十大对我朝的影响可以说从56年到太祖去世,乃至到现在都有影响。
3:龙象边境战争
4:我朝与柬国的关系。
5:我朝与安南猴子的关系。
因为电视剧只到76年年初,所以后面的邓公主政时期的外交事件就没有涉及。上面五点个人感觉会比较敏感,要想讲好不容易,所以就忽略了。能理解吧。
首先,服装道具过于干净,缺乏时代气息。有点太注意人物的颜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