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详细追问问题是什么。错把解决问题当做认识问题是大家普遍会陷入的思维误区。仍以上一篇文章中的妻子喊丈夫买水为例,如果丈夫接到买水的命令,马上出发买水,没有和妻子详细确认买水的细节,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案例。当然这并不是说直接解决问题是错误的,只要把问题解决了就不算错。但在思维模式上,我们仍应该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即正确全面的认识问题本尊,再采取行动,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是更科学的解决问题。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问题的定义以及如何正确的认识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解读如何解决问题。
关于解决问题,首先需要知道的要点是:即使问题已经解决了,你也无法确定你的问题定义是否正确。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和思维差异都会影响对问题的定义,也会相应的影响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无所谓对错,只有是否解决了问题。
每一个解决方案 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无论多完美的方案,总会引入一些其他问题。也许方案确实解决了我们所发现的核心问题,但不可否认,它同时带来了其他问题,也许对这个事件本身无影响,但不排除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当我们发现解决方案带来的连锁反应发生时,只需要坦然接受并及时作出反应,就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问题解决者了。
出于思维习惯,人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将问题置于让自己觉得最舒适的层面上。比如说,在妻子向你提出买水的请求时,大多数人会想当然的认为妻子需要的是水,直接去集市买水交差。如果在接到请求时,多问一句买水的用途,也许同期买来的还会有啤酒、pizza各类美食。购买更多物品意味着花费了更多金钱和付出更多体力。但同时,也为家庭获得了更高的幸福指数。凡事多想一想,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
沿着定义问题的道路前行时,我们也需要提醒自己时时回头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路。越早发现问题,纠错的成本越低。越晚发现问题有偏差,回归正途的代价就越大。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无需再多举例子了。
在解决问题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沟通了。这里的沟通不仅仅是平时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更多地是保证沟通的质量。沟通是双向的,有发送和接收两个维度。保证信息接收方准确的接收到了信息,是发送方的责任。保证信息理解无偏差是接收方的义务。只有双方都有意去把控,才能避免最小程度的成本浪费。书中举了个实际发生的事情作为例子,一家IT公司的两个程序员之间因对“另外一个存储有例外情况相关信息的地方是XYZ文件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导致重要信息丢失,直接损失高达50万美元,多么痛的领悟啊。
最后一个关于解决问题的要点,是人的位置和主动性。首先当你不是问题解决者时,不要越俎代庖,交给对问题实际负责的人来做。任人唯贤,要相信对方可以妥善解决问题,出现问题,你再插手登场。当处于问题解决者的位置上的人不受问题的影响,没有解决问题的动力时,你又该如何做呢。你能做的就是采取行动使他亲身体验到问题,感受到痛苦。无论用什么办法,利诱也好胁迫也罢,总之我们的目的是调动他人帮我们解决问题。
鱼总是最后一个看到水的。当刺激重复出现时,人类往往对它的反应递减,习惯性的忽略环境中恒定不变的东西或者对自己没有重大影响的东西。甚至有时候,问题就出在问题解决者身上,而自己却毫不知情。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必须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那就是52.6%的问题都出在问题解决者身上。请大家牢记这一点,并时刻提醒自己。相信大家最终都可以做到发现问题并以最优的方式解决好问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