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最“油”的翁,最“才”的汉——析《卖油翁》中的老翁形象

最“油”的翁,最“才”的汉——析《卖油翁》中的老翁形象

作者: 天马一号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19:58 被阅读125次

李洪锋

对于《卖油翁》中的老翁形象,多数人是“谦虚、沉稳、低调”之类的的意见。果真如此吗?

从文体来看,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寓言故事。其实,它也是一片微型小说。这篇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就是“射箭”和“倒油”两个情节。再来看“小说”的环境,这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地方。文章写“环境”的句子只有一处:尝射于家圃。不要小看这个短句,其实它用处很大。首先,陈尧咨是在自己家里射箭的。没招谁惹谁,即使显摆一下,也没有到闹市中去。可见,陈尧咨并不是一个非常爱显摆的人。“公亦以此自矜”也很正常,这都是个人爱好,就像今天有的人喜欢刷微博一样。我们再来看“卖油翁”,“睨之”,且“久而不去”。射箭在古代不算是很稀罕的事,“卖油翁”为何“久而不去”呢?最后,射罢,他还“但微颔之”。很显然,他是在引起陈尧咨的注意,有自己的打算。

一向心高气傲的陈尧咨果然“注意”到了“卖油翁”,他质问“卖油翁”,得到回答是“无他,但手熟尔”,终于大怒,情绪失控。而这正中了“卖油翁”的下怀,一切都是朝着自己设计的路子走着。老练的“翁”不慌不忙,放置葫芦,以钱覆口,酌油沥之,手法娴熟,气定神闲。沥油的同时,说不定还偷偷地看“康肃公”几眼。“卖油翁”炉火纯青的沥油技艺,一下子击溃了陈尧咨的傲慢和愤怒。可见,陈尧咨脾气虽暴躁,却并无城府。自始至终,都是被老翁牵着走。事罢,老翁再加一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再一次戏耍愚弄陈尧咨,使其颜面扫地,最终不得不“笑而遣之”。

可怜的陈尧咨,从起初的骄横无礼,到最终的讪讪而退。最可怜的是,他深深地被“老翁”折服,或许,从此开始怀疑自己的射技了。

仔细想来,“卖油翁”的“手熟”的理由是成立的。关键是“但”字,这就过于绝对了,光是“手熟”是不可能“十中八九”的。可怜的陈尧咨被“老翁”娴熟的手法深深地折服,失去了思维能力。假如陈尧咨也和“老翁”一般的老练油滑,说不定一把就把弓箭递过去了:“您请射!”假若这样的话,看看“老翁”还能不能淡定而从容!应该是抱头而走了吧!

  可见,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文风含蓄而沉稳,一如老练的“卖油翁”。对于“卖油翁”而言,表面是夸赞他的“谦虚,低调,沉稳”,实则是委婉地批评其“油滑,炫耀,城府极深”。而文章中的陈尧咨,是拿来和“卖油翁”作比较的,他实在是太“浅薄,心软”。所以,还要“陪笑”打发老翁走。

《卖油翁》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有一次,他在家里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表示赞许。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相关文章

  • 最“油”的翁,最“才”的汉——析《卖油翁》中的老翁形象

    李洪锋 对于《卖油翁》中的老翁形象,多数人是“谦虚、沉稳、低调”之类的的意见。果真如此吗? 从文体来看,我们可以把...

  • 遇事不慌是怎样练成的?

    在《卖油翁》中,有一句话“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当作者问卖油翁为什么能让钱币不沾一滴油而将油倒进瓶里,卖油翁说“我...

  • 卖油翁的大智慧

    《卖油翁》是欧阳修的笔记小说《归田录》中的一则故事。文章语言简洁。几句对话,寥寥数笔,陈尧咨、卖油翁两人形象跃然纸...

  • 54/70 凡事都是熟能生巧

    小时候我妈就给我讲过卖油翁的故事,说卖油翁倒的油可以穿过铜钱的孔,而且一滴都不会洒出来。原因是卖油翁经常倒油...

  •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第2章《现实》的感悟。 我们都读过卖油翁的故事,佩服卖油翁精湛的倒油技术,而卖油翁仅仅一句:“...

  • 由“卖油翁”说开去,谈“陈尧咨”的政治影射

    唐宋大文豪欧阳修的故事小篇《卖油翁》自选入教材以来,卖油翁的形象便“深入师心”。老师们在课堂上评议他用的最多的词汇...

  • 高手在民间——请看超级版卖油翁之绝技

    世人皆知文章大家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而罕闻民国学人丁翔华笔下的卖油翁。 这个卖油翁来自丁先生的《艺人小志》,小志者...

  • 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真的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中学时学的《卖油翁》中卖油翁把油徒手倒入瓶中,滴油不撒,“无他,唯手熟尔”,就...

  • 由“生”到“熟”的实践

    卖油翁见康肃十箭九中,说:”无他, 但手熟尔。”卖油翁将油从字钱孔中倒入而钱不粘一滴油,又说:“惟手熟尔。”无论射...

  • 卖油翁的专注

    小学课本里有卖油翁的故事。 卖油翁熟练的把油灌到葫芦嘴里,油不会有丝毫外泄,自我经验总结为:无他,唯手熟尔! 这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油”的翁,最“才”的汉——析《卖油翁》中的老翁形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hs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