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文:张宗超
与读者书:
建议摆脱看小说的思维模式来看我的文字,有些内容需要你反复思考和咀嚼。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比我说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昨晚一个大四同学给我发消息,说自己考研没考好,没过线,很失落,调整不过来。
我说,如果有心,再来一次也无妨的。若是觉得有其他的规划,尽快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期间,还把我最近的几篇文章推荐给她。
考研这事儿我没参与过,我却看见过考研后的那种轻松和焦虑、激动和失落,我大学认识的同学里,就有好一大批是考研的。考研,又是一年甚至更久的寒窗苦读,在结果不如意时,怎可能不失落?
我从事过人生规划方面的工作,原来的姿态一直是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人对考研有一个更好的规划。然而,也有人就此认为,在我这一行就是反对考研、反对考证的。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知,这压根是没有的事,不过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在选择面前多一个思考的角度,慎重的选择。
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聊一聊考研这件事儿。
——你可以选择的不止于此。
纵然有再多的人生规划书籍和生活教条,有些弯路,总免不了自己走一遭。也就是说盲目考研、无意识考研的现象是不会彻底杜绝的。谁又会轻易甘心于只听别人的言语,就轻易放弃自己内心的渴望?会有,但肯定不是全部。
读书读多了,不进行自我思考,其实很容易陷入痛苦之中,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都说专注,很重要;但又有人说专注就是找死。原来说对一个人要专一,后来才发现,专一不是只爱一个人,而是爱一个人的时候要专一。
有一句话把这个有趣的现象概括得很好:书上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别怕,书上还说,人生何处不相逢。
——任何道理都有一个必要的前提。
选择考研,很多人是抱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样的坚定决心的,做事就该有这样的劲。
然而,如果考研结果不如意,落榜了呢?这个问题不仅值得思考,而且越早做好规划越好。
我又问昨晚的同学说,“你接下来的规划是什么呢?”
“先准备考上岗证,但还是觉得不甘心,还想二战。”她说。
我接着问,“你读研后的规划是什么呢?”
“当然是尽快找一份工作喽。”
……
问题其实就出在这儿。
不甘心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因为不甘心就规避了对未来发展的考虑,这是很危险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我,这个小我极度的需要被认可,会不由自主的去证明,由此获得存在感。
我说:“尽快的明确一下,考研不管是为了找工作,还是为了在学术方面有造诣,都要规划好。读研也是两三年,这时间成本其实挺高的。”
前些日子是另外一个考研的同学和我交流,她说成绩不好,准备调整心态专心考上岗证。相比较而言,这种状态会更好一些,能够尽快找到一个状态重新出发。
——不是所有的追求都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有的收获已在追求之中尽得。
无论是考研还是考证,这些都只是一个手段,很多人却错把手段当目的。于是就会发现,除了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而是向往的远方还有苟且。
问题就出在没有一个很好规划,这样的状态很糟糕,因为你在用自己单一的选择,来抵挡人生的多种可能性,不糟糕才怪。
凡事都有两面,对于选择也是如此。选择后就需要全力以赴的去追求,但如果中途发现不对,或者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的天花板,也要及早的调整方向。
这个方向不是临时找到的,这需要不断的对自己进行认知,从而才能更快速的找准方向。
——经历本身就是自己认知最好的方式之一。
鬼脚七昨天在文中写自己的一段经历,如下:
2003年,公司有五六十人,公司销售业绩不行,我申请转岗做销售。
下半年,公司现金流遇到困难,老板问我工资暂时发一半行不行?我说行。
2003年底,老家要用钱,我实在没钱了,申请向公司借三万。当时公司资金很紧张,但老板对我不错,借我了!
2004年开始,为了还公司钱,我没领工资,直接抵扣。
为了赚点生活费,我每周末写技术文章,有网站约稿,一个月有一千多元的稿费。
销售很锻炼人,但我不擅长做销售,公司业绩也不好。
没有人知道自己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最起码你得为自己找好几个落脚点。
找不到落脚点,最重要的原因是迷茫,而知识储备不足、信息面狭隘、思维方式固化等都有可能造成你的迷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