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3 佳豫
东方有佳人,豫云圣贤道
幸福大先生,逍遥女作家
《未来学院》院长
《佳豫太空站》站长
豫见生命,绽放天性
因上精进,果上随缘
《佛度一切有意愿度的人》(解读论语第307天)
日经第644篇(卫灵公第十五)
经典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每个人都有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无论智慧、愚蠢、是善、是恶、富贵、贫穷……在教育面前当一视同仁。
孔子的教学理念就是: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有仁爱心,他没有分别和执着,只要来学,孔子就一定教,哪怕是一个恶人,什么时候有向学的心,孔子也一定是全心全意教,让他断恶修善。
佛不度无缘之人,佛只度一切有意愿度的人。如果没有这个意愿度,那也就没有机缘,普通话就是那个人的福报不够,受不了,当然就度不了。
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你来或者不来,我们都在这里。认同英雄,就要认同英雄干的事。
如果,自己都是带着分别、执着,那也就是说,自己还是个凡夫,如何教人,又有什么资格为人师?!
有教无类的前提是把执着、妄想、分别通通都放下。
列子是战国时期,一位很有成就的思想家,他属于道家。相传他有御风而行的能力,也就是说,他可以乘风飞去,所以在唐朝的时候,他被皇上封为冲虚道人。
佛教是在汉朝汉明帝永平十年,皇上正式迎请,才正式流入的中国的。列子虽然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后的人物,但是,他那个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到中国,不过列子显然是知道释迦牟尼这个人物的。
在《列子•冲虚经》里说道: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列子所谓太古神圣者,非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之大觉世尊乎?
读过《金刚经》的同学都会知道,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就是六道。四生是胎、卵、湿、化,这是讲一切的众生他们的生命形态。那释迦牟尼佛,他是三界的大导师。
这里讲的太古神圣之人可以推测列子是在说释迦牟尼佛,佛祖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天天跟弟子们上课,每天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与光同尘。
我们说,万物有灵,突然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在天地间的室外开课弦外之音了,每次不光我们在听,还有万物也在听,肉眼虽然看不见,但是它们确实存在,真正的做到有教无类。
每次上完课,天空总会出现祥瑞之相,有七彩祥云出现。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只是未觉醒而已。
古代,等级制度比较严格,只有贵族和有钱人才能受到好的教育,其他平民百姓接收到的机会比较小,所以,孔子当时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让大家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
所以,为什么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因为他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我们国家建国的时候,文盲比率还有百分之70,是很庞大的数量。建国之后这个数字就不断的缩小,到现在文盲率基本为0了。
所以,有教无类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