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古诗词 原创 王昌海

作者: 王昌海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09:11 被阅读0次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近几年,教育部加大了国学在中小学课程学习中的权重,其中,古诗词占了很大一块比例。

        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显得不像现代文那么得心应手。

        首先是在学生不理解诗意的情况下,那种枯燥乏味的背诵。

          二是对古代作者当时那种时代背景的不了解。也影响了对这首诗的学习兴趣。

          三是对学过的古诗,个体的感悟不深。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不了共振和共鸣。

        尤其是第三点,是随着每个客体的人生阅历去体验一生的,是校园教育无法企及的。

        这里,笔者就不拿这三个专题展开论述。仅把自己在具体教学中的几个实例作个讨论。

课堂实例(1)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老师问:你能用一个字来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吗?

学生纷纷回答,有的用“孤”,有的答“独”。

师问:用两个字呢?

有了前面的铺垫,全班意见比较一致,纷纷说“孤独”。

老师做了拓展延伸性的提问,

用四个字来表达作者是心情,该怎么说。教室一片沉默。

只能引导一下了,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一首藏头诗呢?

全班同学恍然大悟。

“千万孤独”!或“万千孤独”!

这四个字和“孤独”表达的程度一样吗?

“不一样,孤独的更严重了!”

      对啊,看来光用“孤独”还不能足以表达此时主人翁孤寂难耐的情感。

课堂纪实(2)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师:同学们看这两句不同的诗,作者表达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纷纷回答:一样。都是相互欣赏的意思。

细想想,觉得哪句更好?

孩子们的答案不一。有说第一句好的,有说第二句好,还有说两句都好。

为什么觉得好?。答案都不沾边。有说“妩媚”用的好。还有说句子长的。

引导,老师觉得第二句表达的意义更深了一层。这与用词、句子的长短没关系。用心感悟一下。孩子没反应。

再引导,同学们想想,第二句作者还藏着什么含义?

没有人回答!

老师忍不住了,只好越俎代庖了。

师:第一句,作者和敬亭山是站在平等的角度写的,相看两不厌嘛!

第二句就不一样了,这个“料”字用的好,作者猜想:我看你很美好,你也一定很欣赏我。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看我丑陋无比,我还看着你猪狗不如!是不是含着这层意思?孩子们笑了。

所以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教后记:教师的越俎代庖,虽然不是最优的学习过程,但教给了孩子们拓展思考的路径。让孩子知道,阅读背后的回味和个性化的思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

课堂纪实(3)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师;同学们看看这句话矛盾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首诗,如果老师不先把杜甫在“安史之乱”流落江南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学生只能理解字面意思是不够的。

        好风景与落花时节是矛盾的。落花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暗含了兵荒马乱给大唐带来的衰败,连朝廷大明星李龟年都流落他乡。景再好,相逢本是大喜,但作者只有感伤。再也没有在岐王宅、崔九堂

听大戏的欢乐了。

        熟悉了大唐衰落的历史背景,大多数学生都能体会到“落花”的两重含义。回答较为贴题。

课堂纪实(4)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师:看到这两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题目一出,班里一个最俏皮的孩子,把手举得老高,先抢答了。

“老师,老师,我知道”

“好,说说大家听听”

“曹操打东吴,就是想去抢大乔小乔两个美女”,全班哄堂大笑。这孩子,够奇葩的!

      “老师想问这句诗中用了哪些历史典故”,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用典”。

        孩子们很快想到了“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诸葛亮借东风”等历史典故,导致了曹军溃败北方,稳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加深了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

        结论:古诗词虽然难学,但精读细研,加深理解,学后思悟,独特思考,培养兴趣,十分关键,尤为重要!!!

定论:韵味无穷嚼古诗,

          余音绕梁尚有词!

      2020年3月5日于昆山脚下

相关文章

  • 回味古诗词 原创 王昌海

    近几年,教育部加大了国学在中小学课程学习中的权重,其中,古诗词占了很大一块比例。 但在具...

  • 老茧 原创王昌海

    当满手的老茧 坚挺得像一座座小山 它高傲的诉说着播种的春天 当老茧脱了一层又一层 耕耘者流着的不仅仅是汗水 老茧是...

  • 邻居 原创 王昌海

    我的邻居是一家耄耋之年的老大爷和老大娘两位老人。 因为日潍(日照至潍坊)高速公路辅路的修建,他们家的老年房被征用修...

  • 跟党走 原创 王昌海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桌旁告诉我:只要跟党走,就没有差。 更数不清父亲把这句话在我耳边絮叨了几...

  • 同窗 原创 王昌海

    真正意义上的同学就是高中同学了。因为大学是不脱产,叫做在职进修或函授,我们戏称“还受”,意思是该读的书还没读,该学...

  • 搁浅 原创王昌海

    十月二十六 大美五莲 疫情突发 农工商贸 一切都搁浅 * * * * * * 党政军齐上阵 医护人员冲向...

  • 母亲 原创王昌海

    您把所有为母的优点 集于一身 您把普天的辛劳 尝了一遍。 四十五岁,正当年 您跌进了疾病的深渊 儿女皆未成人, 您...

  • 普希金赞歌--原创 王昌海

    非裔与白人的血统 铸就了你独特的性格 虽是混血 却爱憎分明,黑白晰别 高加索的战火 练就了好战民族的执着 对自由和...

  • 中秋抒怀 原创王昌海

    自从宋朝著名诗人苏轼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经出笼,诗词歌赋界再也无人敢写中秋的诗词了! 问题是中秋思故乡,...

  • 【地瓜】情 原创 王昌海

    自从下南洋的华侨同胞把地瓜苗从吕宋岛传到福建,又从福建传至北方,地瓜(又称红薯)就成了我们家乡老百姓充饥不受饿的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味古诗词 原创 王昌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pi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