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解读版)
导读
人为什么会痛苦?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摆脱内心的痛苦?
作者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思维和时间,我们受控于思维而不自知,因为我们无法从身上找出任何一个按钮能立刻停止我们的思维。而思维创造了小我,小我赖以生存的土壤却是来自外界的身外之物,比如社会地位、财富、名声等,过去的一切造就了小我,小我意味着对当下的抗拒、不宽容、冲突、矛盾等消极的一面,这也是小我能存在的根基。
时间分为过去、当下和未来,无论你是沉溺于过去还是幻想一个美好或者糟糕的未来,都会带来痛苦,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
《当下的力量》起源于研讨会、冥想课程和私人咨询会谈中,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是世界一流的心灵导师,他针对人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所以全书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他指出,“我们有可能生活在一个没有痛苦、没有焦虑、没有神经质的状态中”。全书指导人们怎样生活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中。这种经验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很长时间的压抑和绝望,如何在他29岁生日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突然消失,之后作者的生活一直处于一种深深的宁静和极乐状态中。对于特别希望改变内心状态的人来说,它好似一种催化剂。
一、你不等于你的大脑
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角色,开篇讲了一个乞丐的故事:一个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一天,一个陌生人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乞丐说:“给点儿吧。”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给你。”然后问:“你坐着的是什么?”乞丐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让乞丐打开箱子,没想到,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作者就是这个“陌生人”,而没有找到自己真正财富的人就是“乞丐”,即使他们有很多物质财富,却内心空虚,四处寻找成就、安全感或爱情带来的欢乐和满足。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拥有这些东西,而且拥有比这更珍贵的东西。作者希望帮助这些“乞丐”找到真正的财富——极乐状态。这就需要达到“开悟”的状态。
佛陀将“开悟”简单地定义为“受苦的终结”,并不完整。作者认为“开悟”其实“是一种简单的与存在合一的自然状态。它是一种与不可衡量的、不可摧毁的事物相联系的状态。几乎矛盾的是,它其实就是你自己,然而它比你更为伟大”。对本体的觉知的失而复得,并保持这种觉知状态就是开悟。
那么,什么是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