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耳闻能详的道理,但是如果有一天,鹬与蚌也开始“耳闻能详”,渔翁该怎么办?
结局无非是:鹬在与蚌相斗时,一下瞟见旁边渔翁在那手里展着大网奸笑不止,于是一琢磨,“哎呀,这不大对劲,这老头耍诈嘛!合着我吃饱了也活不成。”然后同情的对蚌说:“哥们儿,我先不吃你了,你也快逃吧,旁边这老头要一网打进呀!”鹬与蚌和好,渔翁长叹而归。
那这结局就不咋地了,根本没人会在意,在意也不会在意久。
这件事的性质将不能完整的体现出来,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性质四周的雾——渔翁这么机智,就没有啥补救措施?
有,还多的是呢。比如粗暴
一点的,在敌方还没有动作时,一举倾入,打它们个错手不及,毕竟,鹬虽是善斗的“战斗种族”,但体形实在让人担心,蚌的战斗力则可以忽略不计。还有文艺一点的,挑拔离见。几千年来,英雄、奸雄、忠臣、奸臣,大到皇帝,小到平民百姓都屡试不爽,再说,运气好遇上智商只限于吃的鹬,一句“跟着我有肉吃”就可以打败它的全部怀疑。
蚌呢?如果只是用坚硬的壳抵挡,大概早就死无全尸了吧,所以蚌活下去的办法,只能是智取。
There is no eternal enemy.
没有永远的敌人。联盟!作为蚌,需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渔翁,或者鹬。选择渔翁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冒生命的风险。当然,是选择就会冒风险,只是“渔翁”这个选项是“危险慎入”的。身为人类的一份子。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如果没有高智商外星人的存在,人类就是最危险的生物。”所以,人类——渔翁——在事成之后过河拆桥是可能性极大的。
那么就选鹬吧——但也要用方法。“合作伙伴”不是“伙伴”,这是一定要区分好的,前者靠利益维持,后者靠感情维持。首先,对付鹬,要把他的愤怒最大化的引出来,形成同仇敌忾,把所有矛头指向鹬蚌相争的最大受益者——渔翁。然后占据军师位置,用一些合理的理由让鹬接受这个设定。最后,给自己备好后路。后路的作用是防止鹬的过河拆桥或反水。
至于处于食物链中层的鹬,大概是最为纠结的吧。屈服还是反抗,这是一道难做的选择题。但就局势来看,反抗才是最好的办法。选择屈服,兔死狗烹的先例不在少数,即使活了下来,也大都是没有尊严的卖命着,“遇上善良诚实的人类,然后人类把自己安然无恙的放生”是微乎其微的可能。那么反抗吧!值得一说的是,只有自己能打的“反抗之路”不当炮灰都不行呀!
“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他的肉,蚌用壳夹住了鹬的嘴,彼此争执不下,最后都被渔人捉住。”
事到如今,放下那些躁动不安的情绪,回想这些故事,还真是有些震撼。
这就是鹬、蚌、渔翁后来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