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者总感觉去哪都行,选择无尽,甚至纠结于所谓虚无的选项对比中,反而内耗不堪。
下一步要干嘛,他们的回答总是干啥都行,但选择了啥似乎又不满意。
其中原因一是对自身认知不够清晰,人自出生起就被打上的固定的标签,什么家庭什么天赋决定了一部分起点,起码出生在山脚,不能要求自己在短短的几个决策中一步到山顶吧?原因之二是对小概率事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些少数人的奇迹案例是用来鼓舞你的,是在你在比较充裕的时间下尝试一下挑战高目标的,但临了临了还是要回归现实基础上来的。不然真的不见棺材不落泪那才是人生之痛。
做选择的基础是手里已有东西,是留有后路进而追求更好的,不行再退回来。但什么都没有,从零开始,则要选择一个有把握的目标去达到,还有充裕时间和物质基础,再往上试试。这个初始选择一定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的,不逼一把自己怎么知道呢,有时候逼一把自己其实也就那样,这很残酷但很现实,背水一战,除了韩信大多数都淹死了。随着年龄渐长,社会标签越多,其实选择越来越有限了,往往都会被逼的没有选择,而此时没有选择,成了唯一不用思考和抉择的选择,即只能如此,再无其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