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修身养性、自我提升,这几天开看沙滩孤雁的《心学凶猛》,此书也是当年的天涯名帖,原帖名为“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伪阳明心学粉表示,此书虽是那种类似《明朝那些事儿》的趣谈风格,但亦颇有可观,看书之余,想起当年看过那些讲王阳明的书,试做书单一份,拿来一一列举下。草草总结一下。
可以一看的:
《王阳明靖乱录》---作者冯梦龙
推荐星级:三星半
将此书放在第一的位置,是因为此书可说一举奠定了冯梦龙在神怪小说领域的创作地位,并直接改写了个人自小学读三言二拍时便对其形成的刻板印象,原来,你是那么不一样的烟火----崇拜脸。
虽然民间自古流传“圣天子百灵相助”,但做为一介大儒的传记式传奇,身份地位毕竟不能和天子相比,于是一个缩水版的神奇王阳明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读者对王阳明是谁一无所知的话,他会认为自己在看一本神怪小说。
虽然没有狐仙夜半送钱一类的常见情节,但王阳明各种开挂行为和穿越主角们有的一拼,虽然他不能造水泥、造玻璃,但他可以面对刘瑾的陷害和朝中文官集团的攻击时各种逢凶化吉、遇难吉祥,真不知道作者君是不是劝世文看多了,字里行间透着那么善祷善颂,全方位、多角度打造了王阳明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形象。可以料想,如果冯老先生穿越到今天,开个公众号,做个自媒体肯定篇篇十万加没问题,如果再积极进取一点当个企业史作家一定也是一把好手,吴晓波之流,怕都要被拍在沙滩上了。所以,个人给出了三星半的好评,其中的半颗星便为的是冯公的文笔,不会写好方案的作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崇祯年间曾任寿宁知县)啊。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作者度阴山
推荐星级:三星
此书走的也是趣说历史类图书的老路,先在网上发帖,达到一定热度后,出版公司找上门来谈出版,让人不免想起终南捷径一词所讲的故事。
虽然是趣说历史的老路,但作者笔下并非有太多戏说、解读之处,全书比较中规中矩,虽然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全书略嫌无趣,但总算没有什么硬伤,对于想了解王阳明的人来说,可做普及读物之用。
但书中对王阳明生平虽介绍较多,却嫌吹捧太过。这也是近年来无论攒书还是正经写书作者们的一大通病,王阳明不是神仙,不是能除一切苦,但一些作者出于对王阳明的崇拜之情,总不免将其形象处理的“智多而近妖”,反倒落了下乘。
严重推荐的:
《王阳明:一切心法》----熊逸
星级:五星级
给这本书打足五颗星,绝非因为个人是熊逸公的迷妺死忠,纯是就事论事,因为书好之故。
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必须得说,今日之熊逸,较之当日写《孟子他说》的熊逸,真的是有些判若云泥了。当然,昔日的《孟子他说》原也写的不错,只是那时的熊逸还未完全找到自己的风格,书中有很多文笔略显稚嫩之处,有些地方还不能收放自如。但“穷知造化力,一日不虚度”啊,在《孟子他说》、《八戒说禅》《春秋大义》《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等书接连问世后,现在熊逸的作品,真是越发的气定神闲,收放自如了。
如果你想全面了解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心学理论,以及明人对心学的解读、态度,真正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王阳明其人其学的话,严重推荐这本书。
为什么要严重推荐,因为这本书足够公允,并非如市场上大部分解读王阳明的图书那般,将其反复进行美白、磨皮处理,PS出一个完美且失真的王阳明,对于擅做翻案文章的熊逸而言,独辟蹊径才是他所专精的,而且是有理有据去还原本以被历史资料严重失真的当事人,这一点,为每名看过熊逸著作的读者们所公认,这本书也不会让大家失望。
严重不推荐:
神奇圣人王阳明---作者雾满拦江
星级:一星级
我知道作者是近年趣说历史类书籍的当红作者,我也知道各种某朝那些事儿、某朝原来如此生猛一类的历史书籍是当红炸子鸡,大类所向,大势所趋,但是,身为王阳明的外围粉,个人对于作者这等浓重《故事会》画风的王阳明还是比较接受无能,试举其中一段:
猛地一个转身,刘养正继续说道:现今天子朱厚照,虽然他声称自己是先皇孝宗与皇太后张氏所生,但据医学界人士透露,张氏入嫁先皇时,头上蒙着红盖头,没看到脚下高高的门槛儿,吧唧摔了个大马趴,当场摔得不能生育。朱厚照真正的来历,是一名北漂农民工与一个京城的拾荒女所生。那名拾荒女姓周,每天去皇宫后门捡垃圾卖钱,有一天她正把头伸进一个垃圾桶里,去掏一只易拉罐,那名北漂农民工突然从后面扑过来,掐住拾荒女的脖子,让她的头无法从垃圾桶里拔出来,然后撩起她的裙子,从后面把她给强暴了。强暴后十个月,拾荒女生下了一个怪孩子,就又丢进了那只垃圾桶里,结果被一名老太监捡走,抱进了宫里,送给了当时的皇后张氏,于是皇后就假称这是她和先皇生下的儿子,先皇孝宗驾崩之后,这名北漂农民工和拾荒女之子,就是现今的天子朱厚照了。
-----我是引用完毕的昏割线
当然,如果有人喜欢阅读轻松搞笑的,喜欢这种通俗小说风格,看完一定大有收获。虽然这本书看起来就是一本《故事会》王阳明如何神奇,为何称为圣人,似无所感,从个人角度说,如果想真正了解王阳明其人其学,这本书严重不推荐。
有人说,王阳明改变了儒学,这话说的太大,王阳明只能算个中一派而已,同董仲舒、朱熹一样,说的是自家的儒学。但实际上,王阳明更多的是被当代人所改变,同曾国藩一样,这两位历史名人在现代人的包装下,硬生生变成了成功学大师,古版陈安之。写二人生平的书数不胜数,其中各种荒腔走板的都有,便如鲁迅先生所说,革命家幼时的一声婴啼都成了革命的号角,人云亦云之下,一干读者距离真实的王阳明反倒越来越远。
当然,以上也只是个人的一家之言,偏激谬误之处自是不免,书读到不同程度便会有不同的观念看法,想来过几来再看此文时,必然觉得好笑,但阳明先生早便说了,做人需在事上磨,方立的定,堪的破,且继续去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