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三立:“立功、立德、立言”,
所谓立功,就是事业有所成就。
同样的人,为何成就有所不同?
因为出身吗?为何出身贵族也可以庸碌一生呢?比如各种官二代、富二代。
因为机遇吗?为何机遇总会青睐某些人群?
因为努力吗?为何老农辛苦一生依然清贫?
……
“有成”是不可求的,它是一个结果,诸如金钱是不可求的,它也是一个结果。
人本身所能获取的,与他(她)为社会、为他人所付出的,始终正相关。
这一点是总纲领,总规律,是魂魄,摄控着其他一切,离开了这一点,谈论技巧、方法,都是缘木求鱼。而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其实就不用往下看了。
我相信“心外无物”(就是上图这个老先生王阳明,不是你们想的那个王阳明),
这其中一定有规律可循,成功的规律不可循,一事无成的规律一定可以找到,而一旦找到“无成”的规律,距离“有成”就不远了。那么,阻碍我们迈向成功的陷阱是什么呢?
第一, 没有志向
志气志气,有志才有气,有气自然充满劲,浑身充盈激情。
只愿偏于一隅,吃饱等饿,自然难成大事。这里的志气并不是我要多少钱,而是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是欲望,而是志向,况且即使是欲望,你为40岁退休周游世界(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梦想)真正做过什么呢?付出了多少呢?
没有志气,就不会调动全身的能量、全部的资源去努力做一个事情,这是原动力,起点,火箭的推动器,有了这个,才能一飞冲天。
有一处专门售卖蓝山咖啡的小店,一心要把店做好,游客即使排大队也要一定喝上一杯,所以志气无高低贵贱,却有“大小”之分。
解决办法:
立志,自己喜欢的和自己擅长的,再加上能够换取财富养活自己的,就是职业志向所在的大方向。人生之大志向,在我个人看来,只有成为圣贤一个,没有其他,这就是天理。
我的志向是什么?
第二, 没有积累
一)入错行:
观察一下自己的行业,如果45岁的人和25岁的人基本上是同样的待遇,那就意味着入错行了。这里不是说基本工资,而是整体回报和提升,类似销售工作,虽然基本工资差不太多,但是一个资深销售的提成可要高多了。而其他类似行政、制片等工作都属于成长性不强的,到一定时候一定要调整工作方向。
还有类似设计、导演、编剧等艺术性工作,因为一个人精力有限,所以产量恒定,如果想突破,必须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大家,提高单位产品的含金量。
二)常换行:
这里的换,包括换职业、换发展地域等等,在一个领域刚刚栽下树苗还没有结果,就换了,跟小时候听过的那个故事一样,到处打井,但浅尝则止,则处处没有井水,最终渴死。因为换,意味着知识、技能、人脉的更新,这又需要重新培育。
解决办法:
一生一世,就是一生一事。
咬定青山不放松,鱼儿不要羡慕鸟儿的天空,而要体味大海的辽阔。
此心定,则事可成,
不定,一事无成。
我经常换吗?
第三, 骄傲
骄傲可以吗?可以。但前提条件是具备骄傲的资本,高山已经是高山,它谦虚还是骄傲,大家都会惊叹于它的壮观。
但高山是不会骄傲的,所谓虚怀若谷,因为谦虚,所以大家愿意帮助它成就,“山不让尘乃成其高,海不辞盈方有其阔”。
可悲的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一瓶子污水不倒掉,怎么能有清盈之水进去呢。其实很好理解,相信没有人去帮助一个水平不高,但傲气十足的人,缺乏了人的帮助,谁都做不成事情。
解决办法:
曾国藩公说过,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那么怎么除傲气呢,他说以不“清非笑人”为第一要义。就是不要笑话别人,觉得别人都不行,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尊重别人,而多看自己的缺点,以宽己之心宽人。
我骄傲吗?
第四,懒惰
假若我有了宏大志向,一定要攀上珠穆朗玛峰,
而且志向坚定,决然不去爬泰山了,
而且不骄傲,非常谦虚。
是不是就能做好呢,不是!
因为以上只是精神层面的准备,所谓知行合一,再好的知,也要落到行上,知而不行,犹如未知。
试想只是在山脚下摩拳擦掌,却不肯迈出一步,或者走一个小时,休息两个小时,能行吗?当然不行。再大的目标,也需要一步一步,日复一日的坚持走下去。
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倒在了这个地方。
解决办法:
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目标上,
想做一个科学家,看看每天是不是有一半的时间再搞科研呢?
想成为赛车手,每天是不是有一半的时间在练习呢?
以此类推,有了这个“一半时间”原理,就基本ok了。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既然没有大志向,缺少一些积累,有一些骄傲,但只要紧紧的抓住一个“勤”字,也能有所成就。一勤治百病,一懒百病生。
我懒惰吗?
没有志向、缺乏积累、骄傲自满、懒惰,就是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道理朴素至极,但却隐藏在深海之下,需要使劲用力挖出来。
仔细对照一下身边人,
是不是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天资愚笨但依然有所建树,
有人出身贫寒依然有所建树,
有人没啥文化依然有所建树,
有人不善交际依然有所建树,
有人嬉皮笑脸依然有所建树。
因为这些只是“表”,而这些人却抓住了“立志、积累、勤奋、谦虚”的“里”,正是这些法则在起决定性作用,无非有人不知而行,有人知而不行,有人又知又行而已。
即使都努力去做,成就依然有大有小,这是天理。但是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向外求的,而是求诸自己的内心,只要日日有精进,此心光明,不就是最大的志向实现吗?如何做到以上种种,给自己一个不遗憾的人生?
所以才要极简,
要去除掉所有的杂音,把人生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百的精力放在一两件事情上,这些事情是深爱的、擅长的、符合自己价值观的。
只有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
你有答案吗?
我个人的答案就是:吾日一省吾身,三省还做不到,时时刻刻觉察那就是佛陀了,也还做不到,但都是我们的目标。心如明镜,世有尘埃,需每日擦拭,始得光明。
世界很大,我很小;
有人爱多,我爱少。
简叔:
极简生活倡导者与实践者;
坚持每天扔一样东西。
微信公号:极简断舍离
知乎专栏:zhuanlan.zhihu.com/jijia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811136518
喜马拉雅电台:http://www.ximalaya.com/zhubo/20173037
个人微信:8279382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