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结构化思维」提炼信息

「结构化思维」提炼信息

作者: 时间旅行l成长录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06:03 被阅读0次

继上文通过纵向拆分的方式去识别信息中的核心要素,也讲到了通过横向分类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前段时间,有一个课程机构做产品经理的朋友跟小A打电话,希望小A帮他改份年终述职报告的结构。

帮他改完后的第二天,他给了小A这样一个反馈:

这份报告他修改之前领导看过,给他的评价是:“ 你是一个踏踏实实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经理人 ”。

而修改后,领导的反馈是:“ 你是一个有思想的高级职业经理人 ”。

那么,“有思想”和“没思想”的差别在哪里呢?其实就在于结论的提炼。

他的述职报告原版的标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上一年的培训工作总结;第二部分是,下一年的培训工作计划。

这些都不是结论。

我们在信息识别的那一讲谈过, 什么是结论?结论是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简而言之,就是他没有把工作的核心总结出来,概括得不够彻底。

小A是怎么修改的呢?

就拿“上一年培训工作总结”来举例。小A把标题修改成了“去年打造有生命力的营销培训项目”。

你可以对比一下,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修改后的标题,是一个有核心思想的结论,而且也能让受众清楚地知道,他去年到底做了什么。

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已有的信息素材去提炼概括结论呢?

两种简要方法。

一种是归纳法,一种是演绎法。

归纳法的应用

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根据许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性来概括出同类事物的特征。

识别信息、整理信息的基础上,找出各个信息要素之间的共性。

举个栗子。

喜鹊是鸟,喜鹊会飞。乌鸦是鸟,乌鸦会飞。所以结论是凡是鸟都会飞。

这里要特别注意了。虽然归纳法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论证方式,但是,当你使用归纳概括结论时,一定要确保你所罗列的要点是穷尽的。否则,得出的结论就有可能不是正确的。

比如,上述栗子中,其实鸵鸟也是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但鸵鸟就不会飞。所以,结论立刻就被推翻了。

那如何穷尽要点呢?在上一讲用MECE法则已经告诉你了,下面我来告诉你找共性的方法。

找共性一共有两种方法,分别叫做描述性概括和行动性概括。

1、描述性概括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事物属性上的共同点。

还是用小A朋友的述职报告来说明。

去年这一年,这位朋友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类,是针对线下的散客的营销课上,全年吸引了将近一万名的受众学习。

第二类,是针对企业的营销培训,全年走进了100家企业,为企业高管培训营销理念。

第三类,是针对自家公司的培训,给公司的销售人员培训营销技巧。

这三类工作的共性是什么呢?都是培训。

再进一步。无论是针对线下用户、企业,还是自家公司,其实全年的核心工作都是营销培训。

2、行动性概括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事件结果的共性。

再拿这份述职报告来举例,小A的朋友写的是“上一年培训工作总结”,这显然不是一个结论。

这三类工作的共同结果是什么?提升了学员对营销的热情和参与度。

请注意这两种提炼方式得出的差别:

第一种概括的是事物属性上的共同点;

第二种则是往前更进了一步,导向最终的结果。

所以,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一个好的结论,可能是两种找共性方法的结合。先找到事物本身的共性,再通过总结事物发展的结论,给出一个完整有意义的结论信息。

比如,这里的述职报告,你把两种方法得出的共性放在一起看一下:

工作本身的共性是,培训;

工作结果的共性是,提升了学员对营销的热情和参与度。

结合起来,是不是就和我为这位朋友总结的“打造有生命力的培训项目”很接近了?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看,我的这位朋友为什么总结不出这样的结论?我在开头说了,是因为他概括得不彻底。

得到App

归纳法概括总结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由金字塔底部开始,把所有要素进行归类,由下向上的推演过程。

避免这种情况,有一个诀窍。 也很简单,就是多问一句“所以呢”。

也就是我们追问金字塔结构图中,最顶层结论的过程。

建议在做结论推演时,可以把金字塔结构图画出来,每向上推演一层,都可以问自己一句“所以呢”,直到这个结论再也不能问出“所以”是什么。

我们前面根据描述性概括和行动性概括得出来的是,培训课程提升了学员对营销的热情和参与度。

这句话是不是最终结论呢?

可以尝试问一句,所以呢?我的工作核心业绩究竟是什么?

是不是就可以总结为:这一年我打造了一个有生命力的营销培训项目。这才是这一年工作的最终总结。

演绎法的应用

另一种提炼结论的方法,是演绎推理。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演绎法,把思维的这个推演结构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通常大前提是事物的共性,小前提是具体事物,结论是具体事物的性质。

用三段论最著名的“苏格拉底会死”来举例。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一定也会死。

这其实就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核心就是将某一个事实与对应的某个规律联系起来,得出结论。

所以, 当你尝试去说服别人的时候,使用演绎法提炼结论的方式会非常的适用。

由于大前提,通常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常识,所以它推出的结果通常会让人感到特别可信。这种方式,对于有拒绝心理的听众特别有效。

比如,想跟领导去申请加薪或升职,就可以选择演绎的方法。

大前提,你可以罗列出公司最高级岗位的一些要求;

小前提,依据大前提的几个方面,去列举自己符合了这个要求;

结论,我满足高级条件,可以胜任高级岗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前提一定要满足无可争议这个条件,否则说服就无法达到效果。

因此,你在罗列公司对高级岗位要求的时候,一定要挑选公司内部,或者是大家都公认的规则。比如,能够一个人完整地负责项目,完美地交付。这种要求也可以是一般常识,比如,勤奋、有责任心、自我驱动高等。

同时,小前提也不能马虎。为了让结论更有说服力,它最好是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比如,你在小前提里就可以说,“我曾经独自负责过什么什么样的项目,这个项目获得了哪些收益和成果”。

当大小前提都符合了无可争议的条件后,说服一定可以完成。

那么,什么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前提呢?有两种。

第一种,大前提是主观判断。

举个栗子,如果你和一个女孩儿去示爱,给出的大前提是你适合嫁一个温柔顾家的人;小前提,我就是温柔顾家的人;结论是,你要嫁给我。

这个女孩子很有可能不答应你的求婚。为什么?因为她喜欢的可能是霸道总裁。

第二种,在大前提当中,罗列特别冗长的信息。

比如,写一个汇报,前面写了10页的大前提,10页的小前提,最后一页才出结论,这个时候对于信息接收者来说负担太大了,还没等到结论呢,就放弃了。

为了避免这两种争议,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大前提要尽量引用普适的真理或者是客观事实,比如大家都认可的公理、定理或者是行业规律。

其次,在罗列大前提要素的时候,尽量不要超过3项。

得到App

摘抄 整理 简要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 结构化思维

    1. 结构化思维是什么 结构化思维就是对信息的拆解、对信息的提炼,是如何对信息进行识别、归纳、概括、总结、表达的一...

  • PM必备思考力:结构化思维修炼法则

    本文内容简介如下:什么是结构化思维?进行结构化思维的时候,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输入与输出?信息输入、筛选、提炼的方式...

  • 「结构化思维」提炼信息

    继上文通过纵向拆分的方式去识别信息中的核心要素,也讲到了通过横向分类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前段时间,有一个课...

  • 结构化思维输入输出

    结构化思维是由我们自己来控制大脑,从发散的信息中进行提炼的思维方式。 1、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就是你在考虑问题的时候...

  • 《有效训练你的结构化思维》读书笔记

    一、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就是控制我们的大脑,从发散的信息当中进行提炼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

  • 结构化思维——4.怎样提炼信息结论

    结论就是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如何根据信息素材去提炼概括结论呢? 一种是归纳法,另一种是演绎法。 归纳法的应用 归...

  • 结构化思维学习

    结构化思维就是我们控制大脑,从发散的信息当中进行提炼的一种思维方式。 这种能力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掌握的,需要一些具体...

  • 结构化思维与问题解决

    结构化思维 好的结构化思维是能够让人快速有效的处理信息的思维。大脑一次性接收的信息是有限的,它更加偏爱有规律的信息...

  • 有效训练结构化思维(2)

    前面我复盘了【什么是结构化思维】以及【怎样识别筛选信息】的内容,今天复盘有效训练结构化思维最后的部分,结构化思维的...

  •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整理思维的一种方法,可以高效的识别、归类信息,做出结论,并输出信息。当然在运用结构化思维之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构化思维」提炼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bk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