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懂哲学,不明逻辑。但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定义形而上学也太不要脸了吧。哪怕加个引号也算谦虚一点。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也用不着这么抖包袱吧。
就学词典注解“无后为大”的格式: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
现代也说成无子孙。
加个“现代”怎么怎么样,这不就合情合理了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很多古语传承至今趋于更注重字表意思了。例如闭门造车、衣冠禽兽、无后为大。
关键是被现代这帮子文化人“误用”完以后,这帮人还挺嘴硬。硬是把词典分成了古语如何解释,现代又当如何讲两部分。真是嘴巴大就没脸没皮,不用遮羞布改用偷梁换柱了。拽文拽到改词意,改词典,咱就说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至少能编纂典故的文化人,这帮人一面抵制兴起的网络词汇,一面把老祖宗立言著书的内容“旧词新用”。我看要论创意,还真不如平头老百姓发明的接地气的网络词汇呢。
照这样来,以后错别字统称通假字,谁也甭改得了呗。
还有,形而上学作为哲学体系重要分支,即使哲学家不把精力用在纷争上,也是很难出成果的。不在于它是否要驳倒否定之否定,而且两者之间,与科学之间均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严格的定义都难逃片面之囿。
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形而上学一旦出成果,必是在时间轴上长久闪烁的奥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