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篇简书更文
最近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两件小事,让我领悟到不是孩子任性或钻牛角尖,而是我自己的自负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一件小事是我和麦爸陪他跳绳,麦爸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分钟跳100个,结果两次都没有达标,麦子执意不干。
另一件小事是昨天晚上带他去一家快餐店吃晚饭,随饭呈上的还有一杯豆浆,饭后喝豆浆时,他喝了几口之后将豆浆递给我,我想也没想拿起来就喝了。
却不曾想,孩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阴云密布,因为他嫌弃我用了他的吸管。
开开心心的一次锻炼,在不开心中结束。
欢欢乐乐的一顿晚饭,在不乐意中收尾。
我站在大人的角度,努力试图说服孩子,让他以后避免再出现类似的较真。
可是我总觉得自己的说理有点儿苍白无力,貌似也不全是孩子的问题。
既然不全是孩子的问题,我又为什么只要求孩子去改正呢。
恰好,最近正在阅读《父母的觉醒》一书,里面提到一个概念:自负感。
作者说,自负感是一种盲目的情绪模式,是我们对自我形象的一种观照,也就是我们脑海中的自己。
我们的情感特征、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举止都根植于自我形象之中,并以自己为中心展开。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出现异常时,很少有人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大脑会“趋利避害”,把责任推给客观因素或推给别人。
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完全来自于脑海中的自我形象,如果要做出改变,自我形象就会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徒然地希望其他人做出改变,而不是自己。
在育儿过程中,这种自负感更是会经常出现,文章开头的两件小事就是最典型的自负案例。
一旦孩子的某些行为与我们的心意不合,父母就会感到焦虑、烦躁,然后就会试图控制孩子,逼迫孩子就范,最后导致孩子失去本真。
在父母的自负感下成长的孩子会对生活充满怀疑和恐惧,甚至无法建立正常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我将这一章节反反复复研读,越读越觉得羞愧难当,越读越觉得对不起孩子。
合上书,我紧紧地抱了抱孩子,跟他表示了歉意,并从我的角度和他的角度分别做了分析。
孩子表示我终于理解了他当时的想法,并表示事后也觉得自己有些不对,但孩子说自己当时的想法只有那么多。
这么想来,每一个逆反孩子的背后,是不是都有一个自负感极强的父母?
为人父母,唯有觉醒,消除自负,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的茁壮成长。
用时50分钟,89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