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包的思想
外包就是把一些工作分给“自己”以外的人去做。(这里的“自己”既是指代真实的个体,也可以用来指代公司)。
为什么说这件事儿呢?
因为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某个电子阅读的网站把上架书籍,检查书籍的工作外包给正在读大学的大学生,这种工作是耗时的,但是不需要技术含量,而且有时候需要上架大量图书,有时候不需要。
这种情况下,这个公司的成本降低了很多,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
还有个案例,有家公司让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给一份公司搬家的方案,有的人自己想了很多办法,耗时费力,始终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有些人请了两家专业的公司提供方案,进行比稿,选择最优的方案交给公司。你觉得哪个方案更好?
2.最近发现了一些令我震撼的事情,说是震撼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我发现:让我用“人话”讲出专业的术语,实在是一件很挑战人的事情。
能给帮助老师优化课稿是相对简单的事情,真正困难的事情是让你把专业的稿子用人话说出来……
仔细分析一下这件事儿,就能想出一个解决方案:1)自己先理解这个专业的稿子
2)梳理出重点的内容
3)用专业又不难懂的话说出来
这件事情和学习特别像,为什么很多人学习了知识付费领域的课程后,感觉到被欺骗:好气哦!
因为他们真的是把“知识”当成故事听,听的时候觉得超级有道理,第二天再问他:昨天你学习了什么?80%的人会说:我忘了……
所以,大家越焦虑,报名的课程越多,报名的课程越多,学不完了,就更加焦虑。
那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就是刚刚讲到的那个问题:
1)自己先理解你学习的知识(这个比较容易)
2)把握你学习到的知识的“精华”(就是最最重要的点)
3)找个朋友,把你学习到的知识或者理论,讲个朋友,或者写出来。
上面的步骤就是:费曼技巧。
这几个步骤看起来特别简单,当你真正实践的时候,就会发现:太!难!了!
然后,我去学习新的知识吧……
3.今天开会的时候,我突然反应到了,自己似乎长时间对某些很好的工作方法视而不见。
工作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从头到尾一项一项的梳理,不放过任何细节。这种工作方式看起来很“麻烦”,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因为前期细致的准备,会减少后期工作的返工。
4.这是一条反思:
有时候很容易陷入:我就是用户,我的需求就是用户的需求 这种误区。
在这种状态下,你“出于本能”的开启“防御机制”,导致自己做不到“开放的心态”,聆听别人的观点。
这种反应是正常的,但是,正常的不代表是正确的。
5.随着自己对接的老师的数量增加,发现了那些很牛的老师在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论的情况下,做到了拼命努力。
举个栗子:图二的申一帆,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也确实是天之骄子),拼命程度,令人发指
最可怕的是,他,还比我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