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做到完美,所以我评价一个人,就看他在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时,失败的有多精彩。” --- 福克纳
一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一些场合的自我介绍中,我经常会用“完美主义”这样的关键字来定义自己。想起毕业求职的简历上,也赫然将“细节为导向”的特质列入自我评价的关键字中。注重细节,考虑周全让我在工作中加分不少; “特别会照顾人,体谅别人的感受“也”让我收获很多好评和称赞。
我一直都在实践着认知中的价值观,面面俱到,事事都要做到最好。
求学生涯中,功课努力,活动实践都不落下。
走入职场,负责认真,给自己拼出来一个“实力干将”的称号.
嗯,不错,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学霸”的标配。
二
3年前,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在这个牛人云集的环境中,挑战和压力并行。
我的上司在入职的第一天就以7字方针,言简意赅的表达出对工作的期望,之后开始的每一步,我都走得小心翼翼,考虑再三。
我常常在写报告的过程中,反复斟酌用词,担心我不太专业的描述会引起别人的不舒服,他们会怎么看我呢?
我也会担心因为不那么“专业“的行业会议报告,总是担心老板会不会不满意.
我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于是一遍一遍强迫症似的检查,于是拖延的毛病就此落下。
有一段时间,睡眠也开始变差,因为接手了新工作,不得不开始高强度的加班。
终于,身体开始抱怨,给予我信号,还总是想做的更好的我,当然不予理睬,鼓着腮帮子,硬着头皮撑着干。
终于在加班完的一天,被压抑的情绪像洪水猛兽般爆发了! 哭到泣不成声,停不下来…
就像福克纳说的,这一跌,是有多精彩。
我开始对所做一切的产生厌恶和怀疑,情绪跌宕起伏,我知道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我必须要停下来看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觉察,记录,复盘,我看到了是我一直以来遵从的“完美主义“带给我压力之下的不自信,总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让自己走得更累。
我开始有意识的提醒自己,一次又一次出现同样“症状”的时候:
我给自己鼓励.
坦诚面对能力的局限性,尽力之后就不再苛责.
起初并不顺利,总是又回到原来的圈子。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鼓励,自己的状态在一点一滴的好起来,如释重负,轻松许多.
承认自己的其实也没有那么厉害竟然比起努力让自己变的优秀来说,更加不容易。
三
电影《霸王别姬》中有一段台词印象特别深。
主角程蝶衣说:“说好的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数。”
说这句话的时候,眼角叠挂的泪水依然清晰可见,咬紧的双唇,眼神中流露出的不甘,对誓言的坚守和坚持,让观众为之动容。
哥哥入木三分的角色代入,把程蝶衣的执拗,完美主义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完美主义并不是“处女座”特质,许多人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完美主义倾向。
那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应该怎么去认识和平衡自身的“完美主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完美主义倾向” 的人会有哪些表现?
面对失败”的恐惧和不接受心理;
对事情的判断只有对或不对,很少会有过渡的中间地带;
失败时会有非常大的愤怒:向外指责,向内自责;
没有接受真实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有段距离;
也许可以试试以下方法,助你更加清楚面对“完美主义特质”:
1.坦诚的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这事情我就是做不到;
2.及时给沮丧感找到一个情绪的支点,可以尝试长时间的沟通来缓解焦虑;
3.自我觉察,并记录这些重要时刻;
4.接纳好坏并存的环境,找到一个平衡地带;
更多可操作的Tips:
1.做一些注定要失败的事情,让这些事情占一定的比例;
2.尝试在生活中保持一定比例失控的快乐;
3.坚持多听别人真实的故事,接受别人的故事,更加包容与接纳,体会真实的他人和环境。
(方法论参考自:北京青年压力管理中心主任李昂老师《完美主义的迷茫与痛苦》)
我们无时不刻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拥有客观清晰的自我认知,“不和自己为难”的能力也是如此重要与不易。
敢不敢就这样认个怂?我就是个不完美的人。
我认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