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合理”,一句很多人经常会挂在嘴边的话?那有多少人想过,合理,合的是什么理?
在我看来,存在即合理,不如改为“存在即有根由”。理,直观理解,道理。。。而这个理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变化,随着时间变化,随着社会变化,随着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水平变化,而我想说的是古代中国所常常提到的“理”。
在中国古代属于道德观范畴的“三从四德”被现代年轻人们嗤之以鼻,以现代角度审视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在古代却被奉为圭臬,类似的还有“天地君亲师”等等,从一个角度证明了“理”会变化。为什么在今天视为糟粕的极不合理的东西在古代却被视作是合理的呢?因为,它们符合当时维护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甚至有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作用。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必须要有一定的秩序,而秩序由最强者制定,秩序由什么组成呢?阶级的形成。阶级由什么来维护呢?包括两方面,软性因素和硬性因素,软性因素包括道德,礼仪,政治制度等,硬性因素则是维护阶级稳定的国家暴力机器,包括军队,受政府管辖的治安力量等。阶级划分实际上代表着对资源和利益的占有。作为软性因素中的道德,被简化为一个理字,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必须建立或者是提倡能维护其统治的价值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强化社会对这一套价值观的认同,将其称为一个理字,一个很简单却又很神秘的字,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强调过民众是最愚蠢的,他们崇拜具有神秘感的东西,并且易于相信。所以不得不佩服统治者的智慧。
决定理的内容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生产力水平。农耕时代,不同于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工业社会,社会主要产出来源于农业,而人力的有限性和科技水平低下导致的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底下导致的低人均产出,并且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其实不是像现代社会一样一直在提高的,每个朝代,人均生产力水平其实相差不多,并且还会很大程度受到气候(自然灾害),人口变化(战争,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一个家庭能维持温饱就不错了,所以那个时候的大多数人的目标是生存。这样的情况对于统治者来说,既是好处同时也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因为忙于获得温饱,所以就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不愿意见到的,因为会思考就不好管,一个现代人你能让他见到官员就磕头吗?不可能的;同时,生存是人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一旦生存得不到保障,就很容易引发动乱,正因如此,一套维护统治的价值观,也就是理,就更加有存在的必要,起码能起到缓冲的作用。诗词歌赋是少数人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每天要干活维持生计,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识字,更没有机会去思考形而上的东西。所以为什么江南多出文人,根本原因是江南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决定了有更多的农业产出,能够养活更多不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读书人。我很反感穿越文中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向古代人传播现代自由,平等,民主等等价值观最终将一些人感化的描述,因为这是不可能的。现代的自由平等民主等同样是建立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上的上层建筑,现代社会的普通人(不包括非常贫穷的人),已经具有了满足基本的生存所需的生活条件,有物质条件去追求自由等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古代只能想着如何生存下去的人并不能理解。对他们来说,要理解他们,并不比一个从来没学过数学的人去理解高等数学更简单。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个理,是封建糟粕,是对人的迫害。而实际上,在当时却有其存在的对整个社会的好处。举个例子,在古代一个男人可以娶很多个老婆,而女性却要三从四德,不得逾矩,在现代人看来当然是错的,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可细想一下,在古代,从来都是人多者胜,三妻四妾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一个男人可以有更多机会将他的基因延续下去。一个物种的存在总有继续繁衍下去的倾向,而人作为其中的一种,又凭什么能摆脱这一点呢?当然,从现代的价值观角度,三妻四妾显然是错的。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已经让平等的概念普世了,男女平等。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远高于古代,不必像古代人那样担心生下来的孩子夭折的问题,并且也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导致的物质条件的提高,直接导致了人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集中资源将后代培养成优质而不只是让自己的后代存活下去,因为生存已经不是一个问题,目标已经转向自己的后代如何能够凭借自己的积累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保证基因的延续,学区房,培训班,私立学校等等都是基于这一需求产生的。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多生孩子非但没有必要,还会因为资源的分散直接降低后代的竞争力。人们知道做一件事是为了什么,却不知道这是物种的本能在告诉他们这样做,还是笑傲江湖里说得好,“千秋万代”。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理,实际上是生产力水平和社会阶级在道德(价值观范畴)的投影,是基于生产力水平建立的一套理论体系。合理,“合乎天理”,其实是合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从时间的角度说,无关对错,只是一切使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