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语文课本上有一句马尔克斯的名言——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高考之后那个百无聊赖的暑假,顺手翻了老姐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欣喜又震惊于马尔克斯对生命,爱情的思考。
大学二年级,我很迷茫。前路与往昔都好似消散在浓浓晨雾中,人长得越大,越发觉自己在世界面前微不足道,越发现生命不过是一种不追求结果的过程。
在图书管里随意拿了两本书:《枯枝败叶》与《苦妓回忆录》,作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
关于他的溢美之词,我自然是听过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胜赞他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言人,后来也是这般夸奖莫言,有提及两者的继承关系。马尔克斯去世的那一年,中国的新闻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出版商也趁机出版了大批书目,赚了一笔。闲人们趁着热潮,买了几本置于书架上附庸风雅。
两本书都不厚,100多页的样子,翻译的不是很地道,或是说英文原版的读起来会更美丽一些。
《苦妓回忆录》直言生命,爱情与性。是一个90岁的老学究对生命过程的回顾,对爱情的不屑与向往,对性的痴迷。书中或多或少应该存在马尔克斯封笔前对一生的回顾,又有些《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价值观延续。书中处处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90岁前的性,90岁时的爱情,90岁后的绝望。
伟大的作家敢于直言自己眼中的生命。
相比较,《枯枝败叶》写的更为认真,或者更为刁钻。作品中从一而终的描写着一位长着色狗样眼睛的异乡人之死,用了很多写作的技巧,可惜我忍受不了文章中满满的手法变化。(大约《穆斯林的葬礼》用的也是如此手法,坦言之,我是不大喜欢的。)
前往阿拉卡塔卡 (马尔克斯的家乡)的那一趟旅程,真正令我领悟到,童年的一切都具有文学价值。从开始写 《枯枝败叶》 的那一刻起,我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没有人可以阻拦我。
——马尔克斯
这两本书是马尔克斯的封笔作与处女作。没有魔幻,都只是平和的讲故事。讲生讲死。
无法否认,马尔克斯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故弄玄虚的陈词。我看到了死亡,生命,性与爱情在拉丁美洲那个智者脑海中的轮廓,想象出拉美与湘西与陕北不同的风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