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终于如愿以偿的看上了,把它拿来与《左耳》作比较,完全不敢相信这是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
苏有朋褪去了青涩的《左耳》,玩起了深沉的《嫌疑人X的献身》。看后我默默的竖起了大拇指。与其说这是一部悬疑片不如说他在细细的解读人性。整部影片让我感知到了人性的复杂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关于张鲁一扮演的石泓和王凯扮演的唐川,这俩位数学天才的专业较量,原谅我这个数学小白完全看不懂,也无感。我不想谈他们之间棋逢对手的酣畅淋漓以及惺惺相惜的兄弟情谊。只想从女性视角对林心如扮演的陈婧剖析。
在电影中,林心如扮演的陈婧是一个单亲妈妈,有过一段痛苦的遭遇和不堪回首的往事。经营着一家叫“欣欣小吃”的店铺,看似将现在的日子过得云淡风轻,内心却千疮百孔,早已经洞悉了一切。
在面对前夫的纠缠,陈婧奋力反抗。但为了保护女儿,她不得已而为之拿出钱,期望可以逃过此劫。当前夫欲欺凌女儿的时候,她又挺身而出护女儿。前夫最终被母女合力杀死,陈婧被警方锁定为嫌疑人,开启了奇妙的侦探之旅。
这一切的一切是前夫的咎由自取,也是陈婧伟大的母爱光环的表现。当作为邻居的石泓敲门,想提供帮助的时候,陈婧本能的是叫女儿把门关好,石泓最后一次给陈婧信箱放邮件的时候,看到女儿生命受到威胁的陈婧,为了护女儿周全冒着所以事情被拆穿的风险给叶祖新扮演的罗淼打电话,这不是母爱的本能又是什么呢?
再来说说,陈婧和两个男人的关系,面对数学天才石泓。她彬彬有礼像阳光般温暖着石泓干涸的河床。石泓为什么要设置重重障碍将杀人线索往自己身上引呢?他为了报陈婧的救命之恩,更是因为深沉的爱着这个女人。
石泓作为一个数学天才,抑郁成疾,当他正欲上吊自杀之际,陈婧和晓欣叩开了他的门,将死亡之门阻隔在外。与其说陈婧扣开了他的门不然说叩开了他的心。
一个不修边幅的抑郁症患者石泓看到这对阳光般的母女。原本不打算理睬的,最后拿了一本书给晓欣,那本书是关于数学专业书籍,晓欣回赠给他一张“谢谢你的爱心”的卡片。苏有朋给了书和卡片特写的镜头。是在告诉我们石泓曾经的世界只有数学,现在数学天才的世界将多了一个爱的元素。
陈婧温暖的笑容让石泓内心的尖冰慢慢的消融,他愿意接纳这对母女,欢迎他们闯入他的生活。虽然知道那样会很麻烦,但是他在慢慢的习惯。也许这些微妙的变化,只有经历过抑郁症的人才能体会。
后来在超市,石泓和陈婧再次碰面,陈婧教石泓挑选橙子,他直言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这些常识,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生活细节,可在石泓眼里却是温暖甜蜜的。
陈婧告诉石泓,你怎么一直都穿同一件衣服,第二天石泓再次出现在陈婧的小吃店的时候,居然破天荒的换了一件衣服,也许这个时候的石泓单纯得如同初涉爱河的小男孩想引起心仪的女生的关注。
陈婧将便当打包好递给石泓,偷偷放了一张便签:记得按时吃饭,照顾好自己。石泓的内心完全被这润物无声的温暖包围着。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来说微小甚微的关爱他们都是需要的。尤其是石泓这样一个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数学天才,得到了以小水滴般的温暖,他都乐意无限度的放大。
在整部影片的,林心如都以素颜出境,唯独约见坤哥那俩场戏,涂抹了口红。口红意味着什么?口红是女性魅力的表现,红唇更具有性的诱惑力。而在这里用上口红,说明了陈婧深知这个男人对自己的意义,为了更稳定的生活她愿意去抓住这个男人,甚至不惜用性去吸引这个男人。
在风月场摸爬滚打过的陈婧,见过了太多的男人更懂男人。他深知男人的需求,而且能抓住男人的需求,可以说对于男人是又爱又恨的。他可以给石泓匮乏的关爱,他也可以以更迷人的方式出现在坤哥面前。在男人面前总是拿捏有度,显得既娇媚动人又楚楚可怜,既柔弱而又坚强,而这个角色被林心如诠释得很有韵味。
最后石泓吐露心声,坤哥看起来算是一个好人,更适合陈婧,可以给她更稳定的生活。他只希望陈婧把他看作一个变态的偷窥狂,永远不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他只要陈婧过得幸福就好啦。这种牺牲式的爱,隐忍的爱,执念的痛苦,纠结的心,在陈婧扑通跪地的那一刻被瓦解,他一直守候的爱情连同他引以为傲的数学竞技游戏一起被摧毁。此时,他所做的一切值不值得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