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近写悬疑小说时看到关于“吴谢宇弑母案”的一篇文章,不是我写的,转载一下。
以前我听说过这个案件,但是没有关注过,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写的比较全面,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以下是正文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头顶烈日,站在黑暗中?
原创: 何袜皮 没药花园
弱点如同影子 每个人都有
什么情况下 人才会没有影子?
头顶烈日
或
站在黑暗中
一直想写吴谢宇案。之前答应给杂志写,可采不到更多新线索,便放弃了,就在这里和大家侃侃算了。
我打过主办吴谢宇案那位警官的电话,本子上记下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你们所料,正在侦破的案件是不会对外公布消息的,对方拒绝回答一切问题。
我也找到国内最早报道此案的记者,得知性工作者神马的内容都是警方掌握的线索,也就是说,并非谣传。他们当初报道一出,警局内部就追查泄露消息一事,再没人愿意开口。此后,这个案子成了冷案。由于没有一点点新消息,媒体也再没有更进。
我对警方的保密完全理解,我也不想成为电视剧里那种只会坏事儿的记者。(本来也只是客串记者。)这篇分析没有任何机密可以泄露,只聊媒体上公开的案情。
我将:1)厘清吴谢宇弑母案的时间顺序。2)分析吴及其母亲的心理及性格。3)评论关于他动机的七个假设。
此文一出,必定会有人怪我没有遵从“无罪推定”,把吴直接当成凶手来写。如果你是吴的好友,出于情感原因难以相信他是凶手,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但抱歉,我相信他就是凶手。请不要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拿那些完全站不住脚的假设辩论,譬如他和母亲都被一个犯罪集团干掉,栽赃于他。我没精力一一说服反对意见,请见谅。
一 时间线索
我整理的这个时间线索应该是目前最全的。
2015年大三下学期(3、4月),吴以家中有事为由,突然退掉所有的课,5月不再上课,也不住北大宿舍。
2015年4月某天,吴向北京某英语培训机构提出提前支取奖学金急用。
2015年5月16日,吴去该培训机构领取了6000元高分奖学金。
2015年6月底,吴谢宇在回福州前,购买了刀具、防水塑料布、防油桌垫、干燥剂、防潮剂、抽湿器、防霉包、真空压缩袋抽气泵、隔离服、医生护士服等,其中仅刀具就购买了剔骨刀、菜刀、手术刀、雕刻刀、手机贴膜用刀、锯条等多种。(他带那么多刀是无法坐火车的,所以他把刀具放在托运行李箱中,坐飞机带回福州?)
2015年6月,吴母谢天琴回到老家福建莆田仙游县,和至亲谢瑶(化名)提到儿子:“小宇7月1日就放假回家了。”
2015年7月初的一个上午,邻居在楼道碰到谢天琴母子,吴谢宇主动大声打招呼“阿姨好”。“母子俩当时都挺高兴,谢老师还说小宇瘦了,发愁该做些什么好吃的补身体。”
2015年7月5日,谢天琴给谢瑶打电话,很高兴,说小宇已经放假回家。过几天带他回老家看望外婆。(可见吴在7月1-4之间回到福州)
2015年7月10日晚,弑母前夜,吴已在福州家附近的酒店开房。(看来已准备好家里会搞得一塌糊涂,无法过夜)
2015年7月11日在福州桂山路172号的教职工宿舍5座102单元弑母
2015年7月中旬,吴用自己和母亲手机分别群发消息借钱,说自己将和母亲7月25日去美国,请大家把款打到母亲银行卡,最终借到144万。(忙着处理尸体同时忙着诈骗)
2015年7月12日到7月23日,吴又通过支付宝34次购买活性炭,19次购买塑料膜、防水布、墙壁贴纸、真空压缩袋等。(从尸体伤口看,他尝试过分尸,但最终放弃)
2015年7月24日,有人通过手机在“百度知道”上匿名咨询:“父亲病逝,母亲被儿子故意杀死,受害人的亲属有权向其儿子提出民事诉讼” (许多人相信提问人就是吴)
2015年7月25号-31号之间,有学校老师在福州校园内撞见吴,奇怪他怎么还没走,吴说“回来办点事,妈妈在北京。”
2015年7月份,吴曾乘火车离开福州。(不清楚具体指哪次)
2015年8月,吴从母亲日记本上剪字、复印,伪造辞职信交给谢天琴学校(应当是警方在102单位内发现了剪得残缺不全的日记本)
2015年8月-12月,按照性工作者说法,他们那段时间相识恋爱。性工作者是河南人,一度在上海工作。(吴在上海时应当与她同居,所以没有留下酒店住宿记录等。)
2015年9月26日中秋节上午,吴在QQ给同学孟川留了一条长信息(见背后全文)。当时,吴还在社交网站统一回复同学他的近况。
2015年10月7日,是吴的生日,与同学曾电话联系过。
2015年10月,吴从上海寄出一个辞职表格给谢天琴的年级主任。
2015年10月,吴的身份证登记信息出现在福州某酒店(他因何事再赴福州。)
2015年12月底,北大经济学院一位同学看到吴回到北大宿舍。据称,是因为吴没有参加大三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挂科,回到宿舍后和同学咨询补考。(这个我怀疑是媒体误报,我听说室友最后一次见到他是8月,比较符合挂科时间。也有报道提到北大同学从2015年夏天起就没再见过他。)
2016年2月4日晚上10点,吴谢宇在河南某ATM机取款,被拍下头像。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头顶烈日,站在黑暗中?2016年2月5日吴发短信给舅舅,说他和母亲要从美国波士顿回来,将于2月6日到达福建莆田高铁站,希望舅舅接母子俩回家过年。
2016年2月6日舅舅未接到人。
2015年2月4日、2月5日和2月6日,吴入住河南某酒店,结账日期显示2月16日,是否本人结账已不清楚。 (我猜测他开了4、5、6三天房,但未办退房手续、未领取退回押金就离开了,酒店在10天后自行结算。)
2016年2月14日警察破门,发现他将母亲尸体用塑料包裹了数十层,并在每一层缝隙中,放入了活性炭吸臭;他在房间内安装了监控,并且连接电脑,能用手机监控现场情况。
距离警方发现尸体,已经快两年过去了,吴自从2月4日在ATM机前留下最后影像后,就一直杳无音讯。
目前来看,一切都在吴谢宇的预料和掌控之中,目前的结局就是他想要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称得上是一次完美犯罪。
整个案件中,吴唯一的失误是处理尸体。他购买那么多种刀和装备,可见他做过功课,了解分尸的难度,但我猜测,他低估了分尸的动静。(想想我以前的室友剁个鸡都惊天动地的)最终他怕引起邻居注意,不得不放弃。最早媒体报道提到,他砍过头部和胸部,但未砍断。整个过程,看不出他对母亲的尸体有什么忌讳或者感情。
假设他成功处理了尸体,那么此案堪称完美犯罪。只要他自己不说,这个案件很可能永远不会被人发现,他可以永久脱罪。从案发后吴谢宇的一系列表现看,他似乎还抱有回归正常生活轨道的打算。他8月(或12月)还关心补考一事,在案发后和高中、大学同学的交流中也一直提到自己将去美国留学。或许,他本计划就是弑母后的半年(大四)申请去美国留学。
那么,在邻居同事朋友看来,谢天琴已经陪儿子去了美国。哪怕一两年后音讯全无,被骗的亲友也只会认为这对母子在美国混的不好,想赖债,自认倒霉。哪怕有人报警,很可能不会立案。即便这期间福州地区发现尸块,由于失踪人口中没有谢天琴,警方不会与她联系起来,最终会因查不出尸源而不了了之。
他用活性炭把尸体临时保存家中,意味着案子迟早会暴露(那栋楼将被拆迁,那么可能拆迁之时会发现)。警方第一个怀疑对象就会是他。他用护照出国留学,成绩再好、工作取得再大成就又有什么用呢?他只要实名实姓,总会被警方找到,打回原形。对他来说,永久脱罪的可能性没了,剩下最好的结局就是跑路,隐姓埋名。
分尸成功,他的未来是开口,有无限可能;分尸失败,他的未来是闭合的,总会在某个点嘎然而止。
但话说回来,如果吴谢宇自己不发那条消息,尸体不可能这么早被人发现。至少拖到正式拆迁,是很可能的。那么,他为什么要选择2016年2月5日那天发那条消息?
此外,还有疑问:
1)他为什么要杀“感情很好”的母亲?
2)他为什么要骗取母亲的亲属朋友那么多钱?他是因为杀了人需要跑路才骗钱,还是为了钱才杀人?
3)他在杀害母亲的大半年中做了什么?为什么不跑路也不自首?
二 吴谢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无论是北大同学对我说的话,还是之前媒体对其周边人的采访,抑或他留在人人网等社交网络的痕迹,都反映出最为诡异的一点,那就是——没有任何人能说出他的一个缺点。
吴谢宇整个人生没有一丝人格的破绽或者弱点。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头顶烈日,站在黑暗中?每个认识他的人不但没有谴责,反而迫不及待用各种褒义词去赞美他。一个同学甚至对我说,他宁可相信自己会弑母,也无法相信吴谢宇会弑母。这些同学都知道采访是匿名的,有的谈不上是密友,他们这么说不是怕得罪人,而是真心觉得他人品正、性格好。
这可是杀人凶手啊!如果是受害方,遵循死者为大,我们通常都会听到各种赞美。可一般来说,对于凶手,即便不落井下石,总有人会说一些客观的评价,泄露凶手在性格或者人格上的一些弱点。可是吴谢宇没有,完全没有。
以下是各种媒体上和我采访到的对他的评价:
从童年时代起,吴谢宇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强大自律性,放学后,他很少与周围孩子进行一些无聊的游戏,而是立刻回家做作业。”江楠至今还记得,多年前她去吴家串门,童年的吴谢宇就坐在客厅的桌子前专注地练习着毛笔字,见到邻居来访,礼貌地起身打一声招呼,随后旋即坐下继续,毫不分心。(自律、专注、礼貌、早熟)
老师称他为“天才”,很难的内容他看一遍就会了,简直没道理可讲。 文理科都很优秀,作文写得都那么好。(高智商)
在福州高中是“宇神”,到了北大经济系依然是北大同学口中著名的“大神”。打篮球是“篮板大师”。(高智商)
条理特别清晰,做事逻辑极其严谨。(严谨、逻辑)
情绪稳定。理智。从没和任何人起争执或发生冲突。
性格稳重,说话很顾及他人感受,相处起来舒服,通情达理。
不是那种觉得自己很厉害的男生,显得平和谦虚。
长相干净、高瘦,谈不上帅。
他的人缘极好,热心助人,对待同学一视同仁。
暖男型,对同学朋友女生男生都很照顾,热心帮忙。
有人说他开朗阳光热情,有人说他安静,但不算内向。
每天11点准时上床睡觉(这点他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年轻人一般喜欢熬夜),在宿舍买了健身器械锻炼肌肉。(自律、追求完美)
QQ,微信的签名都是凯撒大帝的名言:我来了,我见了,我征服了。(霸气、野心、喜欢挑战)
“学校里优秀的学生很多,但毕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粗心或者害羞,但吴谢宇始终完美。”
吴谢宇和我见过的案件的凶手都不一样。他身上最令人困惑的是,人性的弱点在他身上似乎完全被隐藏了。
有个吴的高中老师评论,如果非说他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他完全没有缺点。
如果弱点是影子,每个人都有影子。
什么情况下人才会没有影子?1,头顶烈日,2,站在黑暗中。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头顶烈日,站在黑暗中?我并不认为吴谢宇是冷血反社会人格,也不认为他和大家描述得那样阳光积极完美。他只是从小被训练得如此。他为了不让"他人"失望,必须展示出这样完美的一面。而这个"他人",很可能是他的母亲。久而久之,他被训练得在每一个人面前戴着面具,从没有一刻可以松懈。他把真实的想法放在心底,变成了一个心思极重的人,哪怕对挚友也不会敞开心扉(唯一一次应该是2013年对孟川说自己想自杀)。
谢天琴是一个知识型女性,不会对孩子使用强压政策,但她的极高原则性一定对他的性格起到了很大影响。譬如说:
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吴志坚因肝癌病逝。其大学同学在20周年同班会上,为母子俩筹集了1.8万元慰问金,被谢天琴婉拒。这笔钱一直存在银行里。之后的6年间,大家曾三次试图把钱交给她,均未成功。
1.8万并不是一个大数字,慰问金也是一番心意,吴母六年三次拒绝显示出她的要强、清高,或许还有点儿不近人情。
在父亲死后,福州一中曾试图向吴谢宇发放一笔助学金,但吴谢宇却选择了诚恳的拒绝。他告诉校方,自己的母亲也是教师,有能力继续保障他的正常学业和生活。并且希望学校不要再扩大传播,他不希望因此引起大家的同情和悲悯。
当我看到以上这段话时,相信是谢天琴借着16岁儿子的嘴说出来的。吴谢宇不仅拷贝了母亲的相貌,也像个传声筒一样,完美传达了他母亲的意愿。但他的内心是否就赞同母亲的行为呢?这就难说了。你看,他杀死母亲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把当年母亲不肯收的钱一一“拿”了回来。
2015年7月23日,吴父的同事找到吴父的大学同学,告知吴谢宇打算出国的消息,钱不够,想要来这1.8万元慰问金。大家毫不犹豫地把钱打到吴谢宇的个人账户。
那么吴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先看几段媒体的描写:
谢天琴是一个很容易被看出职业是教师的人,她个子不高,清瘦,喜欢穿深色衣服,带着金属框眼镜,“夏天从没见过她穿裙子,都是短袖加裤子。”
内敛沉默,与人交往不多。 作为女教师相对居多的中学校园,在闲暇时光,同事们偶尔也喜欢聊些家长里短的八卦,但谢天琴几乎从不参与这些讨论,“她有一点清高。” 谢天琴的老同事们评价。
“夫妻倆关系特别好。”老邻居回忆,谢天琴性格内向,吴志坚则相对外向。她经常看到谢老师和先生在校园里散步,也从未见过夫妻俩吵架。
2010年,吴志坚患癌症去世。这对谢天琴打击很大。她变得沉默而易怒。谢天琴家楼上住户有小孩,有时候,稍微有点吵闹,谢天琴会冲上楼去数落几句。16岁的吴谢宇却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强,他对妈妈说:“别难过了,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教师这个职业通常会有很强占有欲和控制欲。我采访的北大学生也说起,一些同学初高中在教师父母的班上读书,简直造成了永久的心理创伤。遵循死者为大,这些同事朋友的描述应当都是相当委婉的。但他们的描述依然让一个道德楷模的形象跃然纸上:要强、清高、保守、忠贞、刻板、道德洁癖、原则性极强。谢天琴可能无形中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吴遵照他母亲的意愿,以少年楷模的完美人设活着,压抑了作为一个孩子的天性。
有人说,吴和母亲感情很好,在高中和大学每晚必和母亲通话。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是不是吴母要求儿子必须每晚打给自己。吴谢宇是不是认为母亲丧偶后很孤苦,而不得不担起这个责任,其实内心抗拒。
你若问我,一个人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究竟得到过什么道德训练才会变得如此“完美”?我只能猜测一下。如果母亲本身在家庭中形象“完美”,其他家庭成员都很尊重她(谢天琴是谢家唯一大学生),那么她的看法对于孩子来说就成了绝对的“是非标准”。男孩手淫若被母亲发现,母亲哪怕没有责骂,但她表现出极度的厌恶、恶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罪的。孩子不敢回家议论学校、同学,因为母亲最鄙夷这种丑陋的是非口舌……让一个天性自由的儿童去从内心接受这些道德高标准,是非常压抑的。
吴的高智商让他久而久之摸出门道,如何成为一个好演员,他对他人的表现更像是一种话术。他可以表现出母亲喜欢的形象,单纯、阳光、礼貌、谦虚,甚至在做好弑母打算,和母亲一起遇到邻居时,他也会大声有礼貌地主动打招呼:“阿姨好!”
一个童年几乎从来没有经历过顽皮、淘气、放纵时光的人是可怕的。
吴谢宇的父亲性格外向,是运动健将,我可以想象吴和父亲更像朋友,交流更轻松融洽。父亲去世,只剩下吴和更加沉默、易怒、内向的母亲独处,吴本身在承受丧父之痛时,还要负责安抚母亲的负面情绪。而同时呢,母亲把全部注意力和希望放在吴身上,让吴承受了巨大压力,却又无处排遣。
据高中同学说,吴谢宇有心事的时候,表情会变得不自然,常会绕着400米操场跑上12圈。以他的智商和情商,他并非缺乏沟通的技巧,而是童年经历压制了他交流或者宣泄的驱动力。他或许认为说出来是不被理解的,是要被厌恶的,是丑陋的,是软弱的。
我可以猜想,谢天琴连家长里短都不屑于参与,任何和sex有关的玩笑和话题在她那里更是禁忌;丈夫死后,她拒绝抚恤金、慰问金、助学金,只允许儿子凭自己能力去挣奖学金,又是多么要强;大家想想,这样一位女性,最厌恶的职业会是什么?我猜是出卖身体的妓女。
但在她死后,她的儿子却迫不及待做了她生前可能最厌恶的两件事:骗钱和招妓(可能向妓女求婚)。吴完全像是解放了自己被压抑二十多年的天性。他终于不用再戴面具。
据财新网报道,在2015年7月弑母后,吴曾与一名性工作者结识,两次生意后,两人确立恋爱关系。吴某曾拿出十几万彩礼跟该女子提亲,据该女子称,她当时没有拒绝,但此后两人经常吵架,后来吴某失踪就断了联系。
警方还发现,吴谢宇拍摄了多部与该女子的性爱视频,并购买了很多假阳具,不知做何使用。
如果说吴谢宇在密不透风的一生中唯一一次流露出软弱和负面情绪,那可能是在他的高中挚友孟川面前。
2013年暑假,吴谢宇曾告诉孟川,觉得大学很压抑,没有能够说话的朋友,想自杀。经过开导,他说好多了。孟川能体会到他的痛苦,“感觉他不是特别想说到,但是没办法说才出来的。”
由此可见吴尽管到了北大在学业上很适应,但并不适应大城市、大学其他方面。他在北京很孤独,对外继续表现得积极完美,内心却渐渐崩塌。
命案发生两个半月后,吴谢宇曾在网上向身在美国的挚友解释“消失”的原因。
“孟川,中秋快乐!
非常抱歉。我在整个暑假,都在老家,因为有一些突发事情需要处理(事实上,它们在上学期期中左右就发生了,导致我上个学期为了同时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变得非常繁忙,无暇与你联系,万分抱歉!)
这些事情引发了很多棘手的事情,我整个暑假都焦头烂额。即使现在回到学校,这些事情的余波仍然困扰着我,致使我这个学期除了学习外还要考虑很多其他事情,所以亦是非常的忙。
我老家非常偏远,那里信号特别不好,再加上没什么时间,就一直没和你联系,抱歉抱歉。你应该是曾打了几个电话,我看到了,我猜到是你,但我那时候实在没空接。
不管怎样,新学期加油!好好努力!希望我能在过年之前把这些麻烦事都处理干净,这样就可以好好过个好年了。
不过也不用为我担心,都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各种琐事堆砌在一起罢了,蚂蚁多了咬死象啊,所以还是很忙的,我现在几乎脚不沾地,每天都不得闲,睡的也比以前少多了,但还是算ok。”
2015年9月26日中秋节的上午,孟川收到了吴谢宇的这份QQ留言。当时,吴谢宇还在社交网站统一回复同学他的近况。
10天后,他又一次向孟川解释。
“不好意思,我今天一整天都在参加老家的一个仪式,没空接电话和说话。我老家在上学期时有亲戚辞世,我中秋那天就回老家了,国庆假期也都呆在老家。因为老家人希望我在家多待几天。而且我还需要参加一些仪式。”
9分钟之后,吴谢宇的头像再次闪烁。
“啊打错了,不是辞世,是‘避世’,见鬼,这两个词用拼音9键打是完全一样的,但意思却千差万别……‘避世’类似出家,家里人都劝不住……先这样吧,最近极忙,学习的事情也很多。祝国庆节快乐!新学期顺利!”
面对孟川的生日祝福,他回了一句淡淡的“谢啦”。案情公布后,孟川重读这段文字,感觉“最令人毛骨悚然”。
孟川对吴谢宇来说一定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朋友,哪怕在案发后,吴也会耐心写下那么长的留言,去解释自己的处境。但是哪怕面对最好的朋友,吴也只是采用了话术,封闭了内心。
三 不同的假设
在目前非常少的线索上,网上有着各种猜测。我对各个版本的猜测从可信度从低到高排列:
猜测一:吴谢宇有精神疾病
吴谢宇的三个姑姑都有精神问题,吴作案时会不会也精神失常了?
没药花园:可能性为0。
吴谢宇的奶奶生了五个孩子,吴父排行老二,是家中独子,另有四个女儿。大女儿精神正常,吴谢宇父亲精神正常,二女儿神志有些不正常。以上三个是吴谢宇奶奶和第一任丈夫所生。此后她再婚,又生了两个女儿,三女儿至今住在精神病院,四女儿20年前便已精神病一级残疾,需要由老人照看。
也就是说两个精神病严重的姑姑是吴谢宇奶奶和第二任丈夫所生,和吴谢宇父亲同母异父。如果非说这精神病是基因遗传,我认为很有可能是第二任丈夫的基因有问题,和吴谢宇没有血缘关系。
我相信他没有精神分裂更主要是从他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是理智且深思熟虑的。无论从预谋弑母,还是诈骗亲友的钱,以及案发后应付朋友同学,不仅没有任何精神错乱的迹象,相反步步为营,时刻调整战略。
举个例子,他在发短消息骗亲友钱时,先用自己的号码群发消息向大家告别,说自己要去麻省理工留学,带妈妈一起7月25日走。随后又用母亲的手机发消息向大家借钱。他用两个号码先后从两个角度叙述同一件事,起到相互应证的作用,打消大家的疑虑,很像网络诈骗案中一人分饰几角的手段。他不仅精神没失常,智商情商都到位。
有人或许会说,那他会不会是间歇性的呢?他精神病一发把他妈杀了,精神恢复正常后发现自己做错了事,才用理智掩盖的。抱歉,这不可能,因为显而易见他谋杀以及骗钱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预谋的。
猜测二:赌博或者炒股欠下高利贷
有人认为,从他杀母后立刻借了144万跑路看,钱是重要杀人动机。而突然需要钱的原因多半是赌球或者炒股失利,欠下高利贷,母亲不愿意给他钱,他走投无路才杀母。
没药花园:可能性为0。
逆子输红了眼,回家翻箱倒柜,要找出母亲的棺材本去翻本,双亲阻拦,就把双亲杀了。这种事倒挺多,但发生在吴谢宇身上的几率为0。
我非常同意,2015年春天是他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他突然急需大量金钱。但经受过道德训练的吴,在本质上绝不是那种自私卑劣的小人,他不会仅仅因为钱而杀人。对于一个大三学霸、前途无量的北大经济系学生,肯定也是开了眼界的,不至于认为母亲的命只值100多万。
其次,吴不是赌徒性格。我和吴的同学聊过,吴不存在经济上的压力。当年北大经济系不收学费,住宿免费还有补贴,他也拿到过上万元奖学金,平时需要从他母亲那里开销的是他的日常吃喝,这个应当他母亲能负担。他也没什么奢侈的爱好。一个勤俭刻苦,全身心扑在学习上的人,不会突然之间想靠赌球或者炒股发财。
如果以上的不够有说服力,那么我想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案发后警方没有任何对于欠钱的披露,网上也没有相关的消息。现在追债的手段之高明/厉害/激进相信大家也有所闻。我之前写冰柜藏尸案时,也提到哪怕人去世后,债主也对家属穷追不舍。有个段子,讨债的人能把失散多年、连亲生父亲都找不到的儿子给找到了。如果他欠了什么校园贷、高利贷、支付宝、信用卡,1,首先会找到他的学校、宿舍,2,其次会找到他福州家,门上可能已经贴满了追款条,3,会找到他母亲工作过的学校。但目前没有任何人提起追债一事。
猜测三:母子乱伦,母亲有男友等
1,也有许多人猜测起因是吴和母亲的情感关系。他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有了超出母子的关系。2,或者,他母亲有了新男友,他接受不了。
没药花园:可能性为0。
我前面也对谢天琴的性格有过分析,这样一个清高、保守、中性、要强的知识型女性,是最不可能去做有违社会伦理的乱伦的那一类人。
“谢天琴有新男友”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因为它把吴谢宇看成一个偏执的人,而谢天琴则是一个move on的母亲。根据我此前性格分析,如果有一个人偏执、钻牛角尖,那这个人一定是谢天琴,而不是吴谢宇。吴谢宇可以挥刀分尸母亲,不行立刻转为活性炭,可见这人头脑灵活,思想open,简直没什么顾忌。在丈夫去世后,谢天琴常年沉浸在思念中不能自拔,脾气变得更为孤僻。按照这种性格走势,她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儿子,孤老终生。如果她真的结交了男友,或许就给了她和儿子人生一个出口,也就不会死了。
猜测四:HIV
有人猜测吴染上受人歧视的绝症(HIV),不想母亲孤苦无依并在极大的痛苦中度过余生。他本人应该已经无声无息的死了。
没药花园:可能性为1%。
说实话,我没有客观证据反驳这个。但吴谢宇如果网上查下就知道,只是感染HIV,以目前治疗手段活上20年没问题,说不定还可以熬到母亲百年后。
好吧,或许他性格悲观,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不如和母亲一起去死。可那种绝望心境,又不符合他杀人后步步为营的防御:分尸、活性炭、监控摄像头。也难以解释他为什么都觉得自己没未来了,还要设计坑母亲的亲友,骗他们那么多钱。或许有人会说,朱晓东不就坑了老婆的钱去挥霍,享受最后的奢侈?但是朱晓东和吴谢宇简直像是两种生物。吴的理性、自制力、智商、人生追求、对世界的感悟,显然和朱不是一个层面的。
猜测五:被妓女及其团伙以性爱视频敲诈
有人提出一种思路:由于吴消失了,他和妓女何时相识,谁拍了视频,为何转账几十万都只剩妓女的一面之词。吴可能在案发前就认识妓女,被她的犯罪团伙拍了视频勒索,他知道母亲不可能拿出钱,也担心母亲这么清高的人无法承受现实,便杀了母亲替她解脱,支付赎金。
没药花园:可能性为0。
这思路有合理之处。但我不认为妓女以敲诈勒索他的方式取钱,两人不是敌对关系。吴性格霸气,喜欢挑战,会和困难战斗到底。如果是敲诈,他绝不是那种乖乖就范的人。他会去对付妓女和同伙,而不是回家弑母骗钱。
首先,我们要看警方是怎么找到妓女的。吴应该没对第三个人说起过他和妓女的事,警方应当是在2016年2月后才去调取吴谢宇的手机卡通讯记录,查到他和妓女的号码频繁联系。
既然警方采信了妓女的话,我相信他们对视频的拍摄时间做了技术鉴定,应该是在案发后(除非警方太蠢,妓女说什么都信);通讯记录应当也支持他们在2015年8月-2016年2月之间确实是有紧密联系的。但案发后,他并没有杀死妓女,妓女也没有提出过他有什么暴力倾向。可见至少他不认为妓女是自己的敌人。
猜测六:落入了妓女及其团伙的骗局
没药花园:这个假设是我提出。可能性在50%,基于7月24日百度知道那个提问等。
吴屡次表现出很想去美国留学。根据北大经济系和他一届的同学说,像他这样的成绩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还是希望蛮大的。哪怕大四没申请到,先工作两年再申请也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钱是他杀人动机的一部分(仅仅一部分或者导火线),那么,2015年春季又是发生了什么,让他迫切需要钱呢?
很可能,他落入了一个由妓女串通的精心策划的骗局。
吴谢宇考入北大,大城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冷漠、复杂,竞争关系更大,同学间贫富差距大,种种让他不太适应,尽管对身边的人依然笑脸相迎,但内心压抑,只和孟川说起过自杀的念头。吴不是那种矫情的人,他不到非常严重的地步绝对不会轻易和人说这些。
2015年春,他通过微信附近的人之类的招妓,认识妓女A。A的套路,以及吴本身没有恋爱经验、在学校很孤独,让他很快对她沉迷,各种开销也大了起来。
因为在弑母前吴一直通过微信(而非电话)与A保持联系,A一旦删除聊天记录,警方无法查到A和他在2015年8月以前的联系记录,所以A可以随意声称他们的相识时间。
有天A对吴说了一个悲情故事,那时她身不由己,不得不转去上海工作。故事版本参见网上各种骗局。版本一,家境贫寒,母亲重病,自己为了给她治病才卖淫。版本二:家人欠下高利贷,自己没钱赎身,被迫卖淫。A告诉吴,解决困难要一大笔钱,大几十万。吴陷在情感中不可自拔,他不希望失去她,也相信自己有义务帮助“爱人”,但同时知道自己短时间不可能筹到那么多钱。那么首先浮入他脑海的,必定是那些曾经向他们家伸出援手,而被母亲一一拒绝的亲友。
母亲绝对不会允许他去借钱帮助一个妓女,最鄙夷的那类人。此时,沉浸在解救妓女,并和她同度余生幻想中的吴,激发了反抗母亲的道德施压的念头。但他不会仅仅把两个女人对立起来,非此即彼。他需要让自己内心合理化自己的决定。
母亲在丈夫去世后一直沉浸在孤独痛苦中,或许还屡次表达过想追随父亲而去,只是为了儿子才硬撑着。吴自然认为杀了母亲,是在帮助她解脱,也不必让她因为自己和妓女的交往而蒙羞。我相信,只有自欺欺人,让自己相信弑母对多方有利,他才下得了决心。
这个猜测或许听起来有点荒诞,但如果你结合其他证据看,就会发现其他一切都好似解释得通了。
2015年7月24日,有人通过手机在“百度知道”上匿名咨询:
【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头顶烈日,站在黑暗中?由于提问和吴的情况、时间太过巧合,很大可能性是吴。
那么问题来了,弑母是刑事罪,他应该担心的是被抓,被判死刑,而不是什么民事起诉。人如果都被抓了,钱要来有什么用?而我认为,这恰恰反映出他最为担心的是,他从亲友手上拿到的钱,又被民事诉讼拿回去。
当时的吴谢宇在分尸失败后,意识到自己只能临时藏尸,最终一定会被发现。如果他把钱都拿给A,而他自己又和A结婚,那么无论自己逃跑或者被抓,母亲的亲属舅舅之类可能会起诉自己和A,要求把这笔钱拿回去。A如果保不住这笔钱,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白费了?让A用什么偿还?再去当妓女吗?
那2016年2月5日吴为什么又会以发短信的方式提醒舅舅呢?
吴杀死母亲后,第一时间就去找已前往上海的A,把钱交给她去解决困难。这也可以解释我的一点困惑,吴在杀人后为什么不回北京呆着,也不去监管更松散的南方,而去清查人口严格的上海。如果他早在案发前就认识了A,带钱去了她的所在地就比较合理。
8月他和A同居后,联系从微信转为电话。对于已经把钱骗到手的A,此刻更希望摆脱吴。两人争执变多。激情消退,吴对A的沉迷不再那么深,在和A深入接触后,也发现了A越来越多的破绽和谎言,开始怀疑整个故事的真实性。
他们大吵一架后,吴离开。2016年2月,吴去了河南。2月3日入住河南某酒店,4日在ATM机取钱。
吴20多岁的生命似乎和河南没有任何关联,他要偷渡出国,也不可能从河南走。但有一篇报道提到,妓女是河南人。这就解释通了。我认为,吴是在对妓女产生怀疑后,跑去妓女老家,想求证她此前所说的情况是否存在。
证实自己受骗、被玩弄感情的吴谢宇会是什么心情?懊悔?愤怒?痛苦?对母亲愧疚?这解释了为什么他突然会在去了河南后发消息给舅舅。他把短信视作是某种形式的“自首”,也希望舅舅能安葬母亲。
这个猜测总体来说符合吴的性格和几个关键时间点。他对母亲并非简单的爱或恨,他弑母并非完全是为了钱,而是有一个更加“正向”的理由让他需要钱。而骗局和情感的破灭让他在河南发出自我揭露的短信。
唯一让我感觉不太确定的地方是,吴的智力会陷入这样的骗局吗?吴在骗亲友时,用日记本伪造辞职信、一人分饰两角……倒显得他自己是个合格的诈骗犯,他会被妓女骗了几个月吗?
我记得一个很红的帖子,讲一个清华博士被一个相亲网站认识的骗子骗得团团转,先后微信转账七八千,直到最后对方“出车祸”,他才清醒。
或许,高智商不代表他们在爱情上也那么“聪明”。
对妓女的“深情”足以让他铤而走险,拿自己经营多年的前途为代价吗?对母亲的道德反叛,足以胜过他对母亲的一丝怜悯吗?
猜测七:性取向
这个猜测是我的一位Gay蜜Y最早提出的。Y也是北大毕业,看了这个案子的很多报道,告诉我说他的第一感觉是,吴是gay。
没药花园:可能性50%,主要是基于他和母亲的辩证关系。
综合一下吴疑似gay的理由:
1)无论高中还是大学同学,都没见过他谈恋爱,只是提到过“疑似”。而从他社交网络看,他也没有对女生/美女的留言表达出特别的热情。身边应该有追他的异性,但他显然没接受这些女孩。至少他不像某些青春期荷尔蒙旺盛的男生。
2)Y认为,以他的观察,Gay比一般直男情感更敏感。且直男很少对母亲表达那么热烈的爱意并且每晚通话。(没药君对此不了解,请反例直男说说。)
3)新闻中提到吴曾购买“很多”“假JJ”,这个奇怪的细节被许多人疏忽。他为什么购买这些东西?做什么用?为什么购买“很多”?Y推测他可能是gay的0,让妓女用假JJ扮演1。
4)Y认为,控制欲很强的母亲和相对冷淡的父亲,这对组合虽然在直男也很多,但是gay更多见一些。(没药君没做过统计)
5)以谢天琴的性格看,她是绝对不可能接受儿子的性向的。或许她早年就发现过他的一些苗头,曾经扼制过。她的态度必定让吴自己都无法接受自己。
6)一般藏有某个羞于见人的秘密,怕人靠近后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才会全方位封闭内心,成为一个全年无休的演员。那他的秘密是什么?
吴如果是GAY,他喜欢的对象可能是自己的兄弟,好友。他从小就从道德感极高的母亲那里得到信号,这样的欲望是羞耻的。他一直压抑自己,导致他变得心事很重,不敢泄露自己的内心。在他二十多岁时,真实的自我和他一直扮演的完美男性角色冲突,他无法接受自己的性向,进一步扭曲自我认知,才有了对孟川叙说的自杀想法。
终有一日,他无法再承受头顶明晃晃的阳光,想要熄灭这个道德太阳。他不要再做一个没有影子的人。
吴最初的打算是处理母亲的尸体后,继续生活轨迹,大四申请美国的学校,并用借来的钱去美国读书,远离过去的束缚。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无法成功碎尸。这让他觉得自己无论取得什么成就,身在哪儿,警察总会找到他。他只能隐藏身份,消失人间。
他的计划从出国留学变为了偷渡。在等待的半年内,尸体随时可能会被发现。为了减少使用身份证件出行和住宿,他必须找一个生活上的代表。
同样回避警察的妓女成了最合适的人选。跳过追求环节,他就可以接触这样一个女人,只要给她足够的钱,就可以让她提供住处和食物。(妓女可能以为说成求婚的彩礼,警方就不会没收那十几万)
同时,难以接受自己性向的他,试图让妓女纠正自己的性向。(Y提到,gay或者gay的父母朋友为了纠正gay的性向,常常会找妓女帮忙)。他或许想说服自己,喜欢当0只是喜欢这种sex方式,而非同性取向,这才有了“很多假JJ”这个奇怪的细节。
那么,吴同学现在在哪儿呢?
他在ATM机上最后一次取钱,可见他身上已没什么现金,而ATM有取款限制,只能拿到几千,他此后又再无取款记录。我倾向于认为,2/4日时他即将离开中国,已不再需要用人民币。140多万很可能一大部分用来支付偷渡费用,另一部分已换成外币。
吴在2015年10月再次回到福州,应当是和蛇头接洽偷渡一事。
2月5日,他可能已经从河南来到偷渡的出发点。在给舅舅发完那条消息后,把手机扔入大海,登上了离开的船。
福州的朋友告诉我,那里的蛇头厉害,去欧洲,北美,南美,走水路、陆路可供选择;现在莆田人(吴的祖籍)常去南美。以吴的智商、体力、英语,他现在可能已经洗白,取得新的身份,过上不太差的日子。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有影子的人了。
孟川和吴成为挚友,分班时,几个好兄弟抱在一起痛哭。吴谢宇说:我们一辈子是兄弟。孟川出国前,吴谢宇曾在本子上写下几个扭曲的字:“以后去美国找你,兄弟。”
或许有一天,吴真的会去找孟川呢?
总结
吴谢宇的弑母中必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对母亲道德感的反叛。为了维护母亲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他的二十多年必定活得很累。他被剥夺了外在的影子,可他的内心却依然有一个黑影。这黑影可能是他的性取向,也可能是他软弱之时对感情的沉迷。如果要活下去,内外统一,正视自己,他必须熄灭头顶正中的太阳。
他对母亲的尸体毫不忌讳,不能就认定他冷血、反社会、不爱母亲,只能说明他在动手时已说服自己,对弑母行为并无心理障碍,并无愧疚之心。他或许觉得自己是在帮母亲解脱丧偶后痛苦的人生,或许认为自己是在终止母亲对自己常年的关注/折磨/控制,也或许他觉得她的死至少能拯救另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