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生弑母案”后续:家庭教育缺失是原罪

作者: 王家二少2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06:18 被阅读39次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吴谢宇的被捕,“北大生弑母案”更多细节被披露出来。

吴谢宇父亲的出轨,吴谢宇母亲的严苛,成为这个悲剧的源头。

家庭环境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缕阳光,家庭教育更是孩子的教育启蒙,对孩子影响深远。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培育孩子阳光自信的性格,不好的家庭教育容易塑造懦弱偏执的缺陷。

近日,一个由不良家庭教育引发的闹剧在上演。

5月6日,结婚不到半个月的一对夫妻张先生和王女士,竟然要离婚,原因是张先生每天睡觉前都要把床整理一遍,然后绕床走十圈,接着朝门鞠躬三次。有次王女士半夜醒来发现丈夫竟然绕床走圈,当时就把她吓哭了。

经过心理科医生诊断,原来张先生因幼年原因而患上强迫症,这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家庭教育

原来,张先生个子小,从小受欺负。张先生父母为了孩子安全,过分强调这里不安全,那里危险,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张先生父母又很强势,动不动就一点小事惩罚张先生,对张先生的合理请求

也严厉拒绝,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打击、否认张先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张先生形成了谨小慎微和优柔寡断的人格特征。

大学毕业后,张先生被安排到外地一家公司上班。张先生那时候挺担心的,自己年龄小,和同事关系也不太融洽。公司分配了单人公寓,睡觉时总是担心,心里会想一些可怕的事情,所以晚上不敢关灯。后来就用绕床走和鞠躬的行为,觉得做了这些事情心里就舒服一点、踏实一点了。这种情况持续五六年,后来即使在家睡觉,这样的行为也没有改。他也觉得做这些没有什么意义,也不是信什么,但是改不了。

家庭教育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迁延性精神障碍,平均发病年龄约为 22 岁 -36 岁,成人终生患病率为 2%-3%。强迫症是仅次于抑郁症、酒精和物质滥用、社交恐怖症之后,排第四位的常见精神障碍。强迫症社会功能损害严重,在精神疾病负担中逐渐加重。强迫症患者常常存在不良的性格特点和家庭环境。

强迫症的危害有哪些?

强迫症患者会产生强迫性思维,随之出现严重的焦虑恐惧情绪,通常会通过执行某些行为来减少那些不合理的恐惧,久之强迫性行为便固定下来。病程越长,行为模式越固定,改变的难度也越大。


图片来自网络

强迫症如何治疗?

目前强迫症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治疗的有效率和痊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的方案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由于强迫症对患者个人、家庭、社会功能均有较大的损害,所以被强迫症困扰的患者需要早期治疗,不必承受心理痛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大生弑母案”后续:家庭教育缺失是原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kp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