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事的驱动力一般有两种:一、恐惧,二、热爱。
恐惧是因为内心有害怕才去做,热爱则是真的因为喜欢这件事才去做。
丛非从老师提出人有五种底层需求:安全感、自由、价值感、意义、亲密感。
如果我们内心有匮乏安全感、自由、价值感、亲密感这些需求时,我们就会容易受恐惧驱动;反过来当这些需求都被满足了,那么这时的驱动力可能就是热爱。
这其实跟马斯洛需求原理是一样的,只有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之后,我们才能真正自我实现。
那么这几个需求又分别是指什么呢?
安全感是指满足生命存活的基本保障后,体验到的一种没有危险的感觉。
自由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之上的,有了安全感,我们就想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价值感是指一种自我的认可和肯定。
亲密感是指和他人链接后,获得了被理解、被尊重、被关注等需求,这些需求被满足了也就跟他人更亲近了。
意义感是指在满足这些需求之后,能真正投入到过程之中,能感受到事情本身带来的愉悦。
其实疏通这些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还没有找到真正热爱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内心匮乏太多,内在的底层需求没有被满足。
比如我长期坚持运动,但是坚持的原因是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太害怕自己会生病。那么我的这个动力就是受恐惧支配的,是安全感的匮乏,所以是谈不上真正热爱的。
还有平时做点什么事情总是在意会不会花了钱没用(安全感),别人会不会不让我去做(自由),别人会不会说我做的不好(价值感),一旦内心中有这些担心,我们也是很难真正投入到热爱之中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找到自己的热爱?很难持续做好一件事?就是因为我们内心还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
因此我们想要真正找到自己的热爱,就要重新养育自己,去修复内心的创伤,重新满足自己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