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进行自我反思,是激励自己成长的最好方法,也是完善规划自我的最好方式,可是在有的人看来,开始自我反思就是一种流水账,就是每天从头到尾所做的事情,真感觉没啥意思。
如果从早到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按照顺序记录下来,就是一天的生活记录吗。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自己感觉可能就像小学生的作文一样,没有重点,没有主题,点点滴滴零零散散。自己觉得没价值。
其实,即便是这些随手记录下来的流水账,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记这些流水账,培养自己时刻留心观察生活的能力,这是每一个写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如果连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思想都写不出来,还想去写出作品中各种复杂人物的思想,那是写不出来的。
流水账的好处也很多,只要坚持写下去,自己就能体会到,通过每天的流水账,自己写起来东西越来越顺畅了,也学会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如何做到把每天的反思进行得更深刻一些?让自己反思的文字更有系统,那就需要反思自己每天反思的内容,然后根据每个重点反思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分成几部分去反思。
每个人的工作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业余时间不同,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所拥有的知识水平不同,所追求的目标方向不同,所进行的反思也会不同。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个人需要,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反思。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有的人是做理发工作的,他在反思的时候,对反思的内容和生活习惯要求就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人从事的职业是法官,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见闻,根据自己所面对的工作进行自我反思。
每个人的身份不同,对自己的看法不同,对别人的看法也不同,自己的工作方法也不同,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在进行反思的时候,反思的角度反思的内容就会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可以把对自己反思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
比如我在进行反思的时候,每日必须反思的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吃的反思,在吃这一块,如何吃出健康,吃的适量,如何节制暴饮暴食,这都是必须时刻进行的一个提醒,这也有助于自身的健康,有助于对自己节制思想的时刻关注。
对一日三餐的反思,包括吃了什么?吃的是否过饱?吃的东西是否做到了有度? 有人说,饭吃七成饱。关注反思自己的饮食,对饮食习惯,对抵御美食的诱惑,能够做到适量有度的控制自己的嘴巴,是很有作用的。
有句话说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还能干成什么事儿。其实我觉得,如果在吃这一块能够简单的反思,能够做到面对美食不动心,面对再多的美味不受诱惑,这真的是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力。
面对美食的诱惑,人的自制力是极其脆弱的。如果每天对待吃能做到适量有度,能做到心态平和,只取所需,真的是很了不起了。
关于吃饭这一块的反思,还要对自己做饭的行为进行反思,对自己买菜的行为,也就是说只要是与吃有关的行为都要进行一个反思。在做饭的时候,要关注做饭的过程,沉浸在做饭的享受里,也就是关注当下。
每一件小事,都要关注当下,心就安静下来了。
关注当下,从最基本的吃出发,让自己时时刻刻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养成习惯,从每一个细微的事情入手,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所做的事情,渐渐的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培养自己关注当下的习惯。
每天除了吃还要做自己的工作,经历一些事情,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所以每天面对的人,经历的事都应该进行反思。
在每天发生的事情中,找到自己处理事情的方法,然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进行反思,及时纠正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思想,或者是错误的行为,让自己能够在一日一日的反思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完善自身的行为。
每一件事在进行反思的时候,都要有新的感悟,有对这件事的总结,不能说简单的把这件事给写下来,要通过这件事发现对自己思想的影响,发现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反思收获。
每天想要输出文字,为了不至于文思枯竭,一定要输入吸收知识,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读书不限制读多少书,但是每天一定要读,从书中获得新的感受或新的认知,及时进行反思,联系自身的行为来学以致用。
每天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的时候不求多求快,要静下心来慢读,对于和自己相关的知识,或者说与自己有用的知识,或者是能够给自己突然启发的知识,要反复读,深刻的理解,让这些知识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读书的时候,对于读不懂或者是不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先翻过去,因为这些内容可能与自己现在的水平相差较远,或者是这些内容根本没有与你的旧知识发生连接,不会在思想上引起任何感受,像这样的知识可以隔过去,如果有可能的话,等自己思想到达一定程度,学习能力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这些知识会被你需要,到那时候再去翻开书就又会获得新的认知。
读书获得的感悟就是对自己成长有很大帮助的反思。这一块一定要每天进行,如果每天能够获得一些新的知识再形成文字写下来,在头脑中就会加深印象,对自己的思想就会产生更深的影响,也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行动。
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每一天离不开时间,所以时间在个人成长中起到的是验证的作用。时间是对自己努力的最好见证。
每一天对自己的时间进行一个反思,让自己能够看清楚在这一天中自己究竟怎样对待时间的。如果能够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天,能够反思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了哪里,哪里是最有用的,这样每天的反思中就会对自己的时间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和要求。
在对时间进行反思的时候,可以按照时间的有效利用来反思。也就是说自己做事情的时间尽量提高工作效率。不做事情的时间,可以轻松的去享受完成任务之后的喜悦。
生活要有秩序,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时间段之内完成什么事,完成一天的主要任务之后,其他时间就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生活了。
人生也一样,每一个年龄段有每一个年龄段的任务,如果能够在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这就好比庄稼,该种的时候种,该收的时候收,遵循自然大道,这样的人生就是非常轻松的前行。
时间的利用上一定不能拖拖拉拉,一定要养成想做什么,心动就去行动,马上做完,就会有另一种感受。
比如早晨简书发文,原来的情况是,醒来之后拖拖拉拉,一会儿看看微信里面的消息,一会儿看看别人发的文章,看来看去,最终大好时间过去了,自己也没有完成自己的任何一件事情。
反思,改变,一定要起来之后立刻着手这件事情,而且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有任何分神的行为,不点开微信,不点开其他推送的消息,一旦有任何分心的行为,就有可能这件事情在做的时候忽略遗忘哪个环节。
这是反思之后自己的改变。
高效利用时间,是提升幸福感的好方法。在头脑里给自己一个时间上的限制,比如说在写日更长篇章节的时候,不要有任何放松的想法,不要写着写着想歇一会儿,一定要一鼓作气写完再休息。
一天中本来就几件重要的事,把这几件要紧的事提前完成,剩下的时间自由自在轻轻松松。
在接下来的自我反思中,暂时从一日三餐,工作做事,读书收获,时间有序这几个方面开始,也可以有其他新内容。不过,尽量对标反思,不要像记流水账一样,从早晨到晚上,没重点没中心。反思的时候,每个方面围绕一个主题,日日反思,会越来越深刻。
反思是寻找自我的开始!我喜欢这种生活,我喜欢找到自我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