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无戒学堂签约导师土豆白老师讲读书。
土豆白老师首先讲述了许多人读书的现状和原因:
问题:只买不读,没有时间,读不进去,读完也忘记。
原因:没有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
思考:
十分真实,很有针对性,有时读书,有时听书,少有笔记,写作更少。
第二,读书的几种类型:
正常阅读,快速阅读,精细阅读,复习阅读。
思考:
根据书的不同内容和自己的不同需求,几种阅读方法应该结合起来。
第三,读书与写作,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前提:找好方向,列好书单,垂直领域。
思考:
平时阅读有大致方向,没有书单,没有垂直,比较杂,看到哪儿算哪儿。
比如这个假期在阅读的主要以《儿童心理学》为主,读几篇现代古代散文和散文散文,读读《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两本算是复习阅读,主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更有效地读书。再就是听《中国美术史》。
经常几本书一起读,轮着读,却一本也没有读完。这个读完并不是全部读完,一字不漏地读完,也不是说草草翻一遍,而是觉得还没有读到我想要的程度,还没有可以放下的时候。
我在想,是不是应该一本一本来,效果会好些。
土豆白老师着重讲了讲书稿、拆书稿与书评这三类写作。
讲书稿:
用一篇文章将书的主要内容讲出来。3000字左右,十几分钟能读完。
可以根据震撼自己的点选择内容。
有干货类和小说类。
比如小说类的讲书稿步骤:
暖场,吸引读者: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作者是谁,有什么特别吸引之处。
正文:按人物关系把故事情节讲清楚。
结尾:点题。
正文框架有以下几种:
清单体,适合干货类。
并列体: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主题。
递进关系:如《活着》富贵的每一次失去就是层层递进。
思考:
讲书稿有时候自己可以尝试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作。
拆书稿:
精读之后,将书分成五到十个部分,每部分1000~3000,每部分各有一个小主题。
拆书稿相当于一个小小的广播剧,带领读者完成场景化的线上阅读。
写作要点:
1、需要10篇左右文章。
2、每篇1000到3000,最好2500字。
3、每篇都需要有开头的导语、正文、结语、今日话题。
导语:回顾上一篇的主题,开启今日的主题。
正文再分为3~4个小话题阐述。
模板:
第一部分是书籍介绍,作者,背景,意义,让读者对书的价值有一定了解,以及接下来将书分成几部分,
第二部分拆解:10篇左右,独立但互有联系。开篇需要简单回顾前一章的要点,引出这次主题。重要的章节着重讲,不重要的章节合为一篇讲。
章节比较多的,先列出思维导读,归纳相似信息。
第三,总结升华主题。
与讲书稿比较,拆书稿绝对尊重原著。
思考:
“十点读书”栏目的每十天一本好书应该属于拆书稿,适当的书可以听,用来扩展阅读,也对书有初步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听,我曾经在阅读课让学生听过《浮生六记》《皮囊》等书的一部分内容,部分学生有兴趣买来在读。
这个拆书稿暂时就先不尝试了,不过土豆白老师推荐的拆书稿之前的思维导读图是可以一试的。这可以让你带着思考去阅读,同时对内容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书评:
书评步骤:
第一,开篇破题。
第二,内容简介。
第三,用过渡段承上启下,点出本次主题。
第四,用三个或四个分论点对主题进行阐述。
第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书评更需要自己的主观感受带给读者,
可以找找入手点,一般有下列几种:从故事情节入手,举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一个女人暗恋的故事,表达卑微的爱;从人物入手;从作者入手;从故事背景入手;从单一的情节或意象入手;从写作的手法入手。也不一定独立存在的,比如有时从人物着手会结合写作背景,从写作手法入手,会结合作者风格等。
思考:
我觉得写书评切入点要小,要巧,要找找阅读时感触最深之处。最好有关键词或一条线索把文章内容串联起来,这样使内容紧凑,然后加以评述,深化主题。
文无定法,写书评亦是如此,并不拘泥于各种模式,模式只是一个参考。
总之,阅读是作者的养分,没有阅读的作者是走不远的。
听完了土豆白老师的课,回头看看自己,十分惭愧,的确,近几年的书架上真的落灰了。
【无戒学堂】日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