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孩子在于同伴玩耍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如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东西等等。甚至他们还会打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等,凶起来令人害怕。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低于12岁的小孩(初中以前)神经系统发展还不够完善,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兴奋的力量还不能取得平衡,大脑容易兴奋,情绪容易激动,却又不懂得怎样控制。
从毕生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成长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人不断地接受教育、被社会化,本质是一个被不断“驯化”成理智人的过程。所以,小孩是感性的。打人、骂人、抓人,是他在表达和宣泄情绪。
暴力家长培养暴力小孩
有些家长习惯用暴力作为惩罚方式来教育小孩,小孩一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打、拍、推,结果小孩也有样学样,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父母对孩子越暴力,孩子对他人就越暴力。
在幼儿园或学校里与同伴玩耍的时候,有暴力倾向的小孩往往会因为一两句话或者一点小事就抡起小拳头,他们跟小伙伴的关系往往不好,同龄小伙伴和老师都不喜欢,结果被孤立,性格变得孤单、敏感,但越是变得孤单敏感,就越有暴力倾向(用暴力来吸引大家的注意),陷入恶性循环。
网络影视的暴力影响
目前,各种影视、网络、游戏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暴力行为,小孩从这些媒介中接触到大量的暴力行为。小孩的是非价值观尚未建立,并不能分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而且容易把游戏影视中的血腥场面与现实混为一谈。现在很多小孩的日常生活非常枯燥单一,容易成为电视迷、游戏迷,受到网络影视的影响大,暴力倾向也更加严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