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舒服生活方式,不讨好别人,不委屈自己,不辜负余生。
我对于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我可不可以常常对很多我不喜欢的事情说:不要,说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是因为你不用强迫自己掉入一个泥沼中无法脱身。
深以为然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不自觉中就会去讨好别人,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甚至不惜委曲求全,活得太紧张又太累。
随着年龄增长,才慢慢发觉最重要的永远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与其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里,不如好好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讨好别人,不委屈自己,不辜负余生,这才是最舒服的活法。
不讨好别人在小说美丽新世界里,有一句很扎心的话,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有时候让人感到疲惫,麻木,厌倦的并不是日复一日的生活琐碎,而是在一次次讨好别人中,悄无声息地弄丢了自己。
一书上说过,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亲情如此,爱情、友情也亦然。
心里有你的人,无需讨好,心里没你的人,讨好无用,很多时候,你费尽心思地讨好,未必是他人喜欢的,还在一次次的谄媚中失去自我,让自己伤痕累累,让付出变得廉价。
这和一段关系,从来都不是你俯首帖耳,阿谀奉承才能拥有的,就像蒋方舟所说的,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与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讨好他人,还不如花心思讨好自己,邂逅更美好的自己,不委屈自己。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曾制定他人的情绪想法,而忽视自己的感受。害怕发生争执,便学会了妥协,不想伤害友谊,便选择了成全,情愿自己咽下苦楚,藏起委屈,去为他人做嫁衣裳,也不胆说声不在一次又一次的妥协中,给了别人随时欺负你的机会,让自己活得越来越憋屈。
一如作家严葛苓曾说的,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他或者他伤害别人,都让他在心里病一场。
其实,与人相交就像是在穿鞋,你不能因为害怕失去一双不合脚的鞋子,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好的感情从来都不会让你深受委屈,让你感到委屈的感情亦不会长久。
人生苦短,遇到喜欢的事情就坦然接受,遇到不喜欢的,就果断拒绝,千万别委屈了自己,不辜负余生。
前半生无法按自己的意愿活着,但下半生却不愿辜负自己,努力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可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能这般看得通透,豁得出去,勇敢地活出自己。
有不少人,因为前半生历经了岁月的劫难,吃尽了苦,受尽了伤,流干了泪。为了不重蹈覆辙,下半生过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结果让自己活在患得患失中,与生命中所有的美好擦肩而过。
正所谓凡事过去皆为序章,前半生的爱与恨,苦与累,就让它化作一缕青烟,随风飘去,别让它成为余生美好生活的绊脚石。
诚如那句话说的,爱的时候不辜负人,玩的时候不辜负风景,睡觉的时候,不辜负床,一个人的时候,不辜负自己。
一世浮生一刹那一程山水一年华,我们好不容易才来人间一趟,余生怎能轻易辜负。往后余生,请收拾好心情,好好过日子,对自己好一点,别辜负那个辛苦走过半生的自己。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中,那把后半生还给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在人海茫茫,人来人往中,我们都曾刻意迎合他人,委屈自己,各种不情愿的事情。也曾在岁月的刁难下,将向往的生活成匿在心海深情。循规蹈矩地重复着每一天,从而辜负了自己的余生。
但无论如何,你都要努力和不喜欢的生活方式告别,奔向自己向往的远方。走着走着,才逐渐明白,人生下半场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家人常伴,灯火可亲,是两人三餐,四季花前月下看花赏月,是三两之交,围炉而坐,把酒言欢,还是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不讨好别人,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余生把生活过得滚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