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8 二百〇五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8.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语音整理
这一章从表面上来看,孔子是在夸赞舜和禹的美好德行。但是我们仔细看一看,孔子可能是另有所指的。因为孔子所处的春秋晚期,社会一片混乱,礼崩乐坏,弑君篡位屡见不鲜。孔子在这里借赞颂舜和禹来表明自己对古代大同社会的认可,进而抨击现实中的存在的这些“失礼”问题。
“巍巍乎”,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巍”,就是巍峨、高大。我们前面说过,同一个字如果叠加使用,它所表达的就是什么什么的样子。在这里我们就给它理解为伟大、了不起。
在这里,孔子直抒胸臆,不加任何掩饰,直接表达了自己对舜和禹的赞美和仰慕之情,赞美这两个圣人多么伟大。
为什么这样赞美呢?孔子紧接着给出了原因,“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这里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就是“不与”。一般理解为不贪图富贵,不贪图享受,或者直白地说,不参与拥有天下的这种富贵。一般人都认为得他们二人都曾拥有天下,本可以享受君王之乐,但是,无论是虞舜还是夏禹,都没有因为自己拥有天下而有那种志得意满的感觉,更觉得自己得到这个位置应该承担的是普济众生责任。
如果一个人得到一个职位,首先想的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满足自己的贪欲,应该讲这个人是不配得到这个位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薄而位尊”,德行不够而位置又高,这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可能随时被推翻了,入狱了,甚至一命呜呼了。
正是因为舜和禹拥有天下而不贪图富贵,甚至不以此为意,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孔子才衷心的赞美他们了不起。这个了不起就在于他们对于自己的这个位置是举重若轻。当然这个举重若轻不是不在乎,而是看淡了名利和地位。
类似的观点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得到了体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就是说,作为统治者,不是时时处处首先想着自己的利益,而是关心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他反而会被大家推举的更高。
现代诗人臧克家也有一个作品,叫《有的人》,有的人以为自己很伟大,把自己的功绩刻进了石碑,但是最终被人民所唾弃,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与”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参与,亲身参与。意思就是虞舜和夏禹,他们虽然拥有天下,但是自己不亲身参与治理,而是各级官吏各守其位,各司其职,自己无为而治。那这样的话就成了一种道家的观念,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本人并不是很认可。
另外,补充一点,就是这个“天下”,并不是指后来的九州之地。因为无论是唐尧,还是虞舜,还是夏禹,他们都是人类社会早期,也就是传说中的英雄时代出现的人物。为了共同对付洪水,还有周边的游牧民族,结成了联盟,他们先后担任过盟主。这时候这个天下,不会超过纵横千里,不是我们后来所说的中国,大概就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一带。
总之,在本章里面孔子赞美了早期的一些英雄人物,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有私心。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当时的生产条件非常低下,财富本身也并不多,而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经济发展了,但社会变复杂了,人为己利,不择手段。所以他赞美虞舜和夏禹为天下人辛劳,而不为自己谋取私利。
〔按〕舜禹,部落酋长或盟主,治下的人口不多,四周的敌人却不少,忝为首领,时时为生存而殚精竭虑,敢松懈么?敢自私么?部落壮大一分,自身安全一分,贤者不得不贤,圣者更有天运加持。反之者泯灭不传也。舜禹,也可以说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幼稚的组织能力和粗糙的管理艺术,其蕴藏的真诚才是彪炳千古的闪光点。
杨伯峻译注
〔譯〕孔子説:“舜和禹真是崇高得很呀!貴爲天子,富有四海,[却整年地爲百姓勤勞,]一點也不爲自己。”
〔注〕與:參與,關連。這裏含着“私有”、“享受”的意思。
李零讲解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舜是虞君,前面已经谈到;禹是夏的第一个国王。这里是说,舜、禹有能臣辅弼,不亲临其政,无为而治。古代传说,尧、舜是行禅让,禹始传子,但他们都是无为而治。这里没说尧。尧在下一章。儒家赞美这样的统治,墨家和道家也赞美,只不过墨家赞美的是禹,道家赞美的是黄帝。
禅让和无为而治是上古共同的政治理想。
铎罡 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