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2-27 程介明:“在校”与“在家”学习的分别

2020-02-27 程介明:“在校”与“在家”学习的分别

作者: 赵雪奎 | 来源:发表于2020-02-27 23:24 被阅读0次

疫情持续 生活不停。

新加坡总理李显农在全国广播中提出一个观点:不管疫情如何,社会总要继续生活下去。

近日,很多学生宅在家,天天吃吃、睡睡、玩玩。整个社会不可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学校更不能如此。

我们不能非常长期地人人“宅”在家,社会也不能长期停止活动。我们要开始思考,疫症比较长期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怎样用不一样的方式生活?


探索中小学学生在家学习的状况,“在校”与“在家”学习的分别。

一、自学。在家学习最关键的特色,是学生需要自学。应该说,是学生必须自学的最好机会。教师设计的时候,把“教”减到最少,把学生的“学”放到最大。这是全球教育改革梦寐以求的事,现在是改变教与学关系的最好契机。

二、模式。看到内地有网上课程,是假设学生在家就像在校一样,几个小时坐着,按时上课、下课。这就假设在家学习的课程,尽量与在校看齐。是否这样?给学生时间与地点的自由,是好是坏?

三、留白。是否可以有很多的“留白”空间,让学生发展自己喜爱的学习。这就需要放弃一点教师认为是“必须”的内容,研究哪些内容其实不学也无所谓四两拨千斤。这不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好机会吗?

四、教材尽量利用书上、网上的现成信息和数据,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的学习。有些专业团体,正在制作教师可以自由采用的简便课程。有没有机构、书商可以定期推荐书单(网上、纸版)?

五、批改。学生每做的每一项,都要教师批改,其实是不必要的。教师的批改、分数,其实并非学生学习最关键的因素。这点,需要有理念上的突破,也需要有措施上的创新。

六、情理。有教师自制教材,探讨一些疫情中的情理问题,如抢购、关爱、专业、…等。也有引领学生回顾SARS期间的人间暖情

七、集体。大规模的密集面对面集会不适宜,可否分为小组(比如是5-6人)轮换回校“上课”?

八、交谈。有校长建议教师与每位学生每星期有不太短的电话交谈,是绝佳的教育活动;不一定有非常正规的话题。也可以用视屏平台小组交谈

在家学习,并非没有困难。这里寥举几点:


1.弱势基层家庭,也许不具备硬件条件

2.不少平台,经不起大流量。

3. 学生“看不到,如何管”?有些学生“睬你都傻”,怎么办?

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成为放弃努力、阻止创新的原因。


本文载于《信报》《教育评论》(20/02/14)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作者:程介明,香港大学原副校长

相关文章

  • 2020-02-27 程介明:“在校”与“在家”学习的分别

    疫情持续 生活不停。 新加坡总理李显农在全国广播中提出一个观点:不管疫情如何,社会总要继续生活下去。 近日,很多学...

  • 在家学习与在校学习

    现在距离疫情爆发的那段时间,已经过了许久,情况也已经好转。现在的我,只是在等待着,何时开学。实话说,我真不想在家学...

  • 谁说Python协程是鸡肋的!站出来我不打死他!这么牛逼的协程!

    文章思路:本文将先介绍协程的概念,然后分别介绍Python2.x与3.x下协程的用法,最终将协程与多线程做比较并介...

  • 教育:怎样才算发展?

    演讲者:程介明 香港大学荣休教授 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的明天 教育的核心业务——学生的学习 1、教育发展的补亏思...

  • 爱她,就祝福她

    “看什么呢,程明君,程主席?” 程明君只顾着看刘红英与那名男子,冷不丁身边传来一个熟悉而娇嗔的声音。 程明君连忙收...

  • 学习氛围的对比

    今儿聊天时,突然提起在家学习和在校学习的区别,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家的做事效率要比在校高许多,但未细想过其中缘由: 在...

  • 家有两面派

    两面派在家和在校基本是两种表现,在家又要分两种,分别是妈妈在家和妈妈不在家。 妈妈在家四肢俱废,妈...

  • 质量监测不是考试

    刚刚打开《上海教育》2017年/03A,看见香港大学荣休教授程介明先生《PISA是一项研究而不是考试》一文,...

  • Lesson 2

    学习内容: 课本 P9Lesson2, 学习句子拆分,将句子分成独立的单词 复习要求: 1.在家与孩子一起分别念学...

  • 《Android性能优化》学习笔记1——渲染篇

    Google近期在Udacity上发布了 Android性能优化的在线课程,分别从渲染,运算与内存,电量几个方面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2-27 程介明:“在校”与“在家”学习的分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cq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