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之——郭瑞祥《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
它莺歌燕舞,华晔玉瑾,性格如宋词般温婉,气质如兰花般高雅。它市列珠玑,云盈丰华,创造了不可一世的繁华和登峰造极的文化。
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的成就在历史上是非凡的,仁宗统治期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开创了无与伦比的“仁宗盛治”的政治局面。据说在他死后,就连敌国的君主百姓都为之痛哭。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仁”字庙号的皇帝,也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四十二年之久。
关于宋仁宗的生平,本书第一章“她带走一个时代”就讲的是仁宗的养母刘娥。那是赵恒,也就是宋朝的第三任皇帝宋真宗一见钟情的故事。由于刘娥出身低贱,且久未生育,不能被封为皇后。后来,刘娥的侍女李氏生下了皇子,刘娥对外隐瞒实情,宣称是自己所生。这段故事,被后世演绎为“狸猫换太子”,而这个皇子,就是仁宗赵祯。有了“儿子”刘娥终于得遂所愿,晋封皇后。皇位犹如莲花宝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但这无法阻挡刘娥内心对更高权位的觊觎幸望。她的夙愿就是当一回皇帝,着一身皇帝穿戴,哪怕这只是象征性地当一回皇帝。一日早上,刘娥启程前去拜谒太庙。到了太庙,她换了一套服装:着衮服、戴冠冕,一如皇帝穿戴,只是稍加改动,以显谦恭,还给它取名为“仪天冠”。
对于刘娥的评价说法不一。刘娥虽是出身卑微,但她也在宫中彰显了她独特的智慧,她不像吕后那样心狠手辣,也不像武后那样赶尽杀绝。她以温柔的力量征服对手,化敌为友,为自己留下后路,为政局留下和平。其实,在我看来,或许她身上还是少不了得寸进尺、爱慕虚荣的心理。如此评价当时的皇太后确实不妥,但我也能够深深地理解晏殊这一类忠臣的良苦用心,同时还替他们捏一把汗。
宋仁宗以他的“仁”流芳于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讲的就是谏官如何教训皇帝的事儿。当时有一位直言敢谏的大臣,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包拯。黄祐二年(1050年)九月,张尧佐趁朝廷举行的郊祭天地大典,滥发赏钱,拉拢人心。包拯上奏认为这样的人不应任三司这样重要的岗位。就此问题,谏官们与都红了眼,但宋仁宗仍无动于衷。退朝时,王举正要求百官留下来与仁宗开展廷辩。皇帝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说得过一群靠嘴吃饭的饱学之士,因此想竭力阻止廷辩,盛怒之下,说:“节度使不过是个粗官,有必要争论吗?”正是这一句话,让谏官们抓住了把柄。殿中侍御史里行(官职名)唐介当时站在众人的后面,他扒开前面的人,噌地蹿到前排,质问仁宗,说他对祖先不敬。这场廷辩胜负已定,仁宗又不愿让步,起身就走。这时,最大胆的台谏官包拯真的出“手”了。他上前拽住仁宗的衣襟,不让仁宗回宫。于是二人站在朝堂的出口处,包拯大声地给皇帝上一堂官吏任用中亲疏能庸的政治课。包拯越说越激动,吐沫星子乱飞,二人离得又近,仁宗被喷了一脸的口水,赶忙用宽大的袖子遮住脸,捂住鼻子,挣脱开匆匆下殿,跑回后宫。
仁宗在位期间,文化发展非常繁荣,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在他一朝。这一时期,医学、天文学等均有所发展。
不过,对于宋仁宗在位时期的功绩也有否定的声音。一是边境危机。虽然辽与北宋缔结了“澶渊之盟”,但辽对北宋的侵扰始终没有停歇。党项族李元昊日渐桀骜,不臣之心日显,冲突屡屡爆发。北宋丧师失地,被动应付,北宋“积弱”之势日益恶化,边境危机重重。二是财政危机。当时经济虽繁荣富庶,但贪官污吏搜刮成风,底层民众生计贫困,朝廷财政困窘。仁宗没有彻底消除北宋“积贫”之弊,较以往反有恶化趋势。这也是后来宋神宗、王安石推行变法图富强的主要动因。三是社会危机。由于贪官污吏横行,民生艰困,走投无路的民众不得不铤而走险,发动暴乱。据不完全统计,北宋民变、兵变有史可载者共计203起,仅仁宗一朝就有57起,是北宋九朝之最。
历史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大学问,许多学者的观点都难免主观或是片面。通过本书,纵观历史,我们对宋仁宗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评价宋仁宗,他有生性宽厚、豁达善纳、恭俭仁恕、敦睦九族,以和万邦之处,也有好色喜酒等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一位皇帝,也会有人性的美好或是不足。
宋仁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那些旷世巨擘们的倾情出演下,上映着这个中古世界的黄金时代。
2022年5月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