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东北小城,父亲是地道的村里娃,奶奶40多岁时,才生了父亲,而当时的爷爷,已经接近50岁了。不仅我没见过爷爷,妈妈也没见过,但想着爷爷老来得子,对父亲一定是宠爱有加。
不过,在父亲18岁那年,爷爷突发疾病去世了,后来听家里的大人讲,父亲是当时我们老家那个村庄里学习数一数二的,听闻爷爷病逝,他悲痛万分。由于家中经济窘迫,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18岁的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决定不再继续读书了,转而下地干农活。后来,还是校长亲自找到了家里,多次劝学,为他免除了所有学费,爸爸才又重新回到了学校,最后,考出了山村那片穷乡僻壤。
对于父亲,我从小是很怕的,在小时候的我眼中,父亲是严肃的,至今还记得曾经调皮挨打自己站在院墙边,竟然萌生过离家出走的念头,现在想想,孩提的心性幼稚的可笑。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仿佛也没有昔日的那么厉害了,我跟父亲走的也更加亲近,但从小到大的那种对他的崇拜依然没变。
从上大学到工作,我的路径越走越远,一路南下。父亲不言,但我知道他的担忧与不舍,还记得毕业那会找工作,父亲说家里帮不了你,要靠你自己闯。
但当我真的决定留在外面不回去的时候,想必他的心理一定是五味杂陈的。
现在,他常常跟我开玩笑说,把孩子培养得越好,孩子就离你就越远。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能够在一起,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初听这话,我还很不解,觉得有些残忍,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再想起父亲的这句话,其中着实有滋味。
工作之初,他告诉我,不要想着出名,不要嫌工资少,一切都要慢慢来,要扎扎实实把事情做好。安身立命的本事,即使在微不足道,也要坚持。
结婚之后,他对我说,夫妻之间的恩爱,无外乎两个“好”、“心”:
如何对他(她)好,让其亲人放心;
如何对他(她)的亲人好,让他(开心)。
婚后,他和妈妈来南方看我,给我和我爱人写了封信,分享他的婚姻家庭相处之道。
“好久不写信了,真的有些生疏了,今天特意给你们写信,是基于2次电话沟通时间仓促,加之见面机会又很少,我们之间交流每次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在这里把我多年悟出一些感悟告诉你们,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人都有一个习惯,好为人师,今天我就发挥一下,给你们当一把老师,传授一些多年摸索得到婚姻、家庭相处的心得”
1、夫妻相处:社会是靠一个一个家庭组成,家庭是每个成员的集合,工作是分分秒秒劳作,生命靠一天三顿饭支撑,大的事情一分解,都会化为无形,家庭无需惊天动地,更不能向电视连续剧一样吸引观众,要让别人羡慕,不要获得同情,我们的生活,就像一滴水,一片树叶子一样普通。结婚了,称呼变了,角色变了,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居家过日子,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由婚前的琴棋书画诗酒花,变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有证书的大学毕业了,不发文凭的大学会伴随终生。婚后怎样转换角色,适应家庭也需要一个过程,希望你们都是好学生(会不定期得到奖学金滴)。
婚姻是心的相约,心的碰撞,心的相印,心的历程。都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但做出的每件事都要符合道理,都说家是讲情的地方,因为所有的言行里面都含情。光环效应好多人懂,运用的恰到好处才是水平。给对方安全感,带给对方安宁,学会享受家庭快乐,每天微笑相迎才会相由心生(心念即生,必然影响身体,比如愉快,心里舒畅,神清气爽,遇事便达观宽厚,便有助气血调和,五脏得安,功能正常,身体康健,而此又反之影响心态。良性循环,自然满面光华,一团和气,双目炯炯,神采飞扬,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反之,若总是工于心计,或郁郁不舒,自然凡事另眼而观,无法如常人言笑,如林黛玉,遇到点事就往不好的地方想,长久如此,气不舒,血不畅,营无养,卫无充,五脏不调,六神无主,如此身体状况,脸上青黄腊瘦,暗淡无光---来自于网络,你搜也行),看到这里我觉得老爸特别可爱。
家庭、爱情需要经营,改变自己的心境,打心底喜欢对方,就会不一样看待对方所做的事情,不一样的心境,看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满心欢喜得到多,心生怨恨回报少。一样的事情,心境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现在和过去农耕时代不同,双方都有事业,每一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很疲惫,都有三不顺,不要把从别人那得到的气撒到家人身上,家人被“踢猫”还不知哪疼,有能力外面使,有脾气外面扔,一定要带给家人好心情。传递正能量,就会得到正能量的反馈,给予积极的信息,就会有积极的反应。人都喜欢夸奖,夫妻相互之间更需要赞扬,亲人的夸奖魅力无穷。换位思考做事情,要真心为对方好,想到对方的感受才行。要以对待领导的心态来夫妻相处。家务事都学做,谁有时间多伸手,不是低气是真情。双方亲属多挂念,心里对待要平等,逢年过节买礼物同辈的要尽量一样,或花的钱数一样,不能厚此薄彼,给人家不舒服的感觉。客人到家要热情,真情相待,主动买菜做饭表真情。
“怕”这个字不可“怕”,更需要敬重这个字,一个人只有会“怕”,知道”怕”,才会自由自在,一路畅通。一个人惧“怕”法律法规,才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享受自由。一个人惧“怕”领导,惧“怕”工作,才会努力工作不敢怠慢,才会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生活质量有保证。一个人只有“怕”爱人,才会给对方更多尊重、更多敬重、更多关爱,不敢惹对方不高兴,才会不说对方不高兴的话,心甘情愿地为对方改掉自己的毛病。都相互“怕”对方,家庭才会更和睦,感情才会如夏日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所以说“怕”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敬畏,更是一份真情。
2、孩子:孩子是生命及家族的延续,家人的期盼,自身的体现。这个顺其自然。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能没事找气生,要健康的身体,和谐完美,同时对烟酒要慎用。
3、房子: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自己的窝里更温暖,更自由,更安全,更轻松。属于自己的天地,无拘无束,不受他人的支配与影响,可以稳定的生活,我的地盘我做主。房子是人生的大本营。买房子是大事,不是你们两个能立即办到的事情,要量力而行,还要取得亲朋好友的鼎力相助。记住恩情就行。我们也会尽最大力量的。
最后希望你们在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及时和家人沟通,和我们沟通,及时得到亲人的关爱。把你们的生活调整的越来越好。你们高兴我们就快乐。
父亲还在后面还附上了一则小故事:
在南北相对的两座大山上,各有一个寺院。
每天早上,两个寺院分别派一个小和尚到山下的市场去买菜。两个小和尚年轻气盛、都不服
对方,在市场上相遇,经常或明或暗地较劲,互试机巧。
一天,南寺院的小和尚问:“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南寺院的小和尚听后无言以对。买了菜,回到寺院向师父禀告,师父说:“下次你碰见他的
时候,还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如果你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就能击败他了。”
第二天早上,南北寺院的小和尚又在菜市场相遇。南寺院的小和尚又问道:“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风到哪里,我便去哪里。”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南寺院的小和尚无从回击,又站在那里,一时语塞。回到寺院,师父见小和尚满脸晦气,便问道:“难道我教给你的方法不灵吗?”
小和尚便将早上的事如实地说了出来,师父听了哭笑不得,对小和尚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
第三天早上,南寺院的小和尚又碰见了北寺院的小和尚了,于是问道:“你到哪里去?”“我到市场去。”
南寺院的小和尚又没有话了,因为他不可能说:“如果没有市场,你到哪里去?”
师父知道这情况之后,叹道:“观晚霞悟其无常,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学贵用心悟,非悟无以人妙。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悟出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只有悟出来的东西是自己的!这句话反复萦绕我的脑海,磨练悟性,也将成为终身命题。
现在,父亲越老越像个孩子,端午假期回家,起早陪他去逛早市,他会在公园的运动器械上大展身手,像个孩子一样展示他的本领;家中来客,他将从电视节目中学到的菜式付诸实践,向客人展示,希望听到认可的声音;遇到争议的话题,他会故意抬杠,打趣似的故意气你。
透过父亲的行径,我似乎也窥探到人生命历程的神奇,人们经历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逾不逾矩,似乎也是由大人再最终回到孩提的精神状态,兜兜转转,是一个轮回。
和父亲的每一次谈话,都能触及我的思考,老爸的“话里有话”,让我常常余音绕梁,还记得2006年上大学放暑假回家,以前我从没注意过,父亲的鬓角,那天看见他新剪完的头,才知道原来那鬓角的乌黑是化学药品的覆盖。
我问父亲:为什么人的头发从鬓角开始变白?父亲半开玩笑的问我:你看过田野里的庄稼吗?我迷惑不解,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父亲笑笑说:庄稼地的边缘经受风吹雨打的次数多,所以损害也就相应的比里面的大。我知道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类比,但是却是那么余音绕梁……
边缘与中央,看似咫尺的距离,却在同一时间,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边缘时,承受最强的暴雨寒风,中央时,感悟边缘的温存保护。边缘颗粒无收中央硕果累累。
社会是个名利场,有场就有地缘,也就有中心和边缘。想想 那些愿意或不愿意而成为边缘的人,常常 徒劳无功,想想 那些不择手段趋之若鹜挤往中央的人,常常 风光无限。是不是和着庄稼的收成相吻合呢?
而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呢?中央,边缘……边缘,抑或中央,也许,真的,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因为,总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10年过去了,那次对话引发的思索却历久弥新。
10年过去了,父亲的白发也越来越多。
30多年的光阴,父亲的白发,在赐予我样貌、财富、智慧和爱的途中,慢慢发芽,为我,为这个家。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由于他的到来,世界被再次扩大。我感激孩子的到来,带给全家人以一切啼笑爱怨的经验,更感激父母为我做的一切,却从不言苦累。
未来,不,现在开始,知恩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