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孩子

作者: ussd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21:24 被阅读5次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参议员本·萨瑟(Ben Sasse),在2017年5月出版了一本书《正在消失的美国成年人:成年危机及如何重建自立文化》(The Vanishing American Adult: Our Coming-of-Age Crisis--and How to Rebuild a Culture of Self-Reliance)。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美国出现的年轻人长不大现象。

    在中国我们也有同样的感觉。因此,他说的可能会对你也有启发。

    中国的父母是最负责的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给他吃进口奶粉,从幼儿园开始,各种培训班,上大学后,还要邦他找工作,买房子,孩子结婚后,还要带孙子。

    而中国的孩子,在父母的照顾下,有些孩子成了长不大的啃老族。

    本·萨瑟自己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6岁,最大的15岁。他从自己教育孩子的亲身经历来讨论,如何把孩子培养成能够自立的“成年人”。主要是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需要”和“想要”是两个不同的词。比如,当他6岁的儿子指着玩具说“我需要那个”时,他和妻子会告诉儿子,他并不“需要”那个玩具。因为他的生存与否跟能否得到那个玩具没有关系。他只是想要。学做成年人,首先就要把代表实际需求的“需要”和代表欲望的“想要”区分开。因为,成熟和自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能够接受在物质不富足的情况下保持快乐。毕竟,除了王思聪,谁年轻时没穷过呢?

    第二个方面是,培养对工作的热情。本·萨瑟发现,自己遇到的几乎所有有趣的人,“都有很强的职业道德,都专注地做着哪怕十分低微的工作”。这种对工作的热情,是他们年轻时候就养成的。受此启发,本·萨瑟去年就把自己当时14岁的女儿送到养牛场去帮忙一个月。养牛场的工作很辛苦,但女儿乐在其中。虽然在养牛场喂牛这种实习工作,并不会在大学面试时加分,但是,本·萨瑟说,它很重要,因为“我们的孩子不仅需要对有幸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心怀感激,而且应该特别重视自己是否有解决人生难题的能力。”

    第三方面是,让年轻人多跟隔代的老年人交流。隔代交流已经变得非常少。《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在2014年曾有一篇文章说,根据一项研究,60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只有25%在过去六个月与36岁以下的年轻人谈论过重要事情。如果不算亲属,比例只有6%。在中国同样如此。而让老人跟年轻人交流,其实好处很多。比如,年轻人可以学习到老人的经验,以及会更早懂得耐心和以长远眼光看待事物的重要性。

    第四方面是进行有意义的旅行。旅行可以让青少年离开平时熟悉的环境,走出舒适区,了解从前不了解的东西。旅行过程中,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克服困难的乐趣。去哪旅行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怎么旅行。因此,不要参加日程被规划好的团体游,最好是自己在旅行中去发现、体会和寻找。

    第五方面是培养阅读习惯。本·萨瑟和妻子会帮助自己的孩子挑选一些经典的作品,“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在天地间的位置,而且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继承的这些传统的价值。”

    如果你是父母,可以尝试按照以上的建议去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如果你是一个想要“长大”的年轻人,也可以试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不大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me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