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向心智成熟的路,注定是少有人走的路

走向心智成熟的路,注定是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 happytory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17:38 被阅读0次

    接触《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源于田老师的推荐。阅读这本书时,体验了久违的心流之感,很多地方令我很受启发。尝试分享心得如下:

    一、背景介绍

    《少有人走的路》于1978年出版,出版后未作任何商业的宣传,但经过5年的众口相传,成为一本公认的畅销书。它曾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20多年,被翻译成23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要理解这本书,不得不了解本书作者斯科特·派克的生平经历,他是一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他曾为越战士兵提供心理治疗,还担任过美国军官的心理医生,他曾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他的杰出不仅在于他的卓越成绩,而在于他用一生在践行真诚和勇气。他少年辍学,曾患有抑郁症,在精神病院一个月后,他选择返校到另一所学校,这时他勇敢地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心理学。在婚姻方面,他不顾双方父母的反对,在23岁时与一名华裔新加坡女孩结婚,但他在68岁的高龄选择了结束45年的婚姻,离婚再娶,而一年后因胰腺癌和帕金森病病逝。他的一生也面临酗酒、婚外情、与父亲关系不好、和子女关系疏离等问题,他的内心也经历过很多困惑、痛苦和挣扎,但他的一生没有放弃,而是勇敢的、诚实的面对这些痛苦及问题,来获得心智的成熟。他结合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特殊的职业生涯,写下了《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书籍,引发了全球受众对于人类心灵成长的探索热潮。

    二、为什么心智成熟是一条少人走的路?

    本书有一个醒目的副标题“心智成熟的旅程”,正如作者在本书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不但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任务,而且是毕生的任务。不禁要问,什么是心智成熟?为什么心智成熟之旅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为什么心智成熟很难达到?

    (一)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场孤独的个人修行

    心智成熟包括心理成熟和智力成熟两方面的内容,本书中的心智成熟侧重在心理成熟方面。一个人成年人即使智力非常成熟,但他不一定达到心理成熟的标准。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与日变老,可真正做到心灵与生活同步和谐发展的人却并不容易,这就是作者尖锐指出的“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也如田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未长大的小孩,我们终身成长,但从未长大”。

    心智的成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进化,我们的肉体可能会衰老,但我们的心灵却可以始终生长发育下去,直到死亡,心灵的成长是无穷无尽,没有任何限制的。在心智成长的朝圣路上,魂只能独行,因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心智成熟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达到了知己、知彼、知世界的境界,是一个人能够做到战胜懒惰,懂得自律和充满爱的人。

    首先,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要了解自己,会聆听和探寻自己潜意识隐藏的真实欲望和需求,会自我协调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矛盾,能认清自身的偏见和局限,从而有的放矢的改进。

    其次,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要了解他人,才能理解别人的行为和动机,才会自发地去爱他、帮助他,。

    最后,一个心智成熟人的会具有上帝视角。这是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当你超越自我和他人,站在全人类、全地球、全宇宙的系统视角去观察、去理解这个世界时,会更加自律,更加爱自己、爱他人。站在这个视角看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或“坏人”,好或坏只是我们贴的标签,那些所谓的“坏人”只是相信了他当时的念头而已。

    作者在书中提到,大多数心理患者并没有发挥出全部潜力,他们在某个阶段就会匆匆结束治疗,有的人或许能够咬紧牙关,踏上短暂的心智成熟之旅,甚至走过相当长的距离,但终归难以走完全程。因为“心智成熟之路”过于艰难,使他们只满足于做普通人。

    所以,心智成熟之旅注定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二)懒惰是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是与生俱来的原罪

    在书中最后一章《恩典》的部分讲到,阻碍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人人身上都有这种原罪。这要从《圣经》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开始,伊甸园里,蛇蛊惑亚当和夏娃说“如果吃了善恶树的果子,就会发现善恶有别,就会和上帝一样了,上帝就是因为这个理由不让你们吃果子的”,亚当和夏娃经受不住蛇的蛊惑而偷吃了善恶树的果子,之后害怕被上帝发现于是把自己藏起来,后来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

    作者认为,《圣经》里提到上帝有一种习惯,他喜欢黄昏时到伊甸园散步,这说明他和人类的沟通是开放的。既然如此,经过蛇的蛊惑而想偷吃果子的亚当和夏娃,为什么不坦率的告诉上帝他们想吃果子的想法?或是去质疑上帝的规定?或者从成年人的理性立场出发,与上帝进行起码的沟通?他们显然没有这样做,而是盲目地触犯了天条。他们不了解上帝的规定,也没有试着向上帝提出疑问,就听信了蛇的话。在偷吃果实之前,乃至在遭到惩罚之后,他们都没有聆听过上帝的心声。他们本可以携起手来,当着上帝和蛇的面,在彼此之间掀起一场辩论,也许上帝与蛇的这场辩论会象征着人类心灵的善恶之争,而我们回避内心的善恶之辩,这一步骤的缺少,就构成了原罪的本质。作者把这种回避归咎于懒惰,逃避痛苦,因为完成心灵的辩论需要努力,需要时间,需要坚强的意志。

    从这一方面而言,作者认为,从古至今,我们人类莫不是懒惰者,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者,包括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包括健康人和残疾人。不管我们精力多么旺盛,野心多么炽烈,智慧多么过人,只要深入反省,就会发现自身懒惰的一面,它是我们内心中熵的力量,在心灵进化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的心智走向成熟。

    也许有人会说,我一点儿也不懒惰,我每天我晚上要加班,周末也不休息,还要照顾家庭,我的人生主题就是“忙忙忙”。作者认为,懒惰与你花多少时间工作,如何对别人尽职尽责没有多少关系。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因为人们本能的拒绝接受新信息、新事物,接受就意味着要修改自己的人生地图,意味着要做出改变,意味着要做大量辛苦的工作,人们会本能的避免这种情形发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再次引用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有人认为,亚当和夏娃没有去问上帝为什么规定,不允许他们偷吃苹果,其原因除了天生懒惰,还有他们内心的恐惧。他们不敢面对令人生畏的上帝,害怕上帝大发雷霆,害怕上帝要他们改变自己已有的观念。

    回到刚刚的场景,试想,在我们忙忙忙的背后,是不是也藏着恐惧呢,比如我们会恐惧“我的未来会缺钱?”“我的孩子会得不到好的教育?”“我的未来会失业?”等等,而这些恐惧的信念都值得我们用极大的勇气去质疑反思。

    三、我们靠什么走向心智成熟?

    我们靠什么走向心智成熟,作者的答案是自律和爱。其中,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主要工具,而爱是推动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一)自律

    作者认为,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当人们面对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等不舒服的感受,往往有意无意间会采取“自我防御机制”来逃避这些感受。过分或者错误地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就会带来心理疾病,从而阻碍心智的成长。而自律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它包括四个原则:

    1、推迟满足感。具体指要不贪图暂时的安逸,要先苦后甜,要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再享受更大的快乐。

    这里探讨第一个问题,推迟满足感需要我们克服什么?如何做可以做到推迟满足感,改变自己的拖延?

    我认为推迟满足感需要我们克服对痛苦的回避,及对舒适区的依赖。比如我觉得周末写材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于是我会选择睡个大懒觉,陪孩子外出玩耍优先,到晚上才开始磨蹭磨蹭动笔。我无法做到周六一大早就开始着手这件痛苦的事情。如何做可以做到推迟满足感,改变自己的拖延呢?一是直面痛苦拥抱痛苦,二是先行动一小步,比如我可以从列一个材料提纲开始,三是做好自己的精力分配,如利用番茄钟让自己保持专注等等。

    探讨第二个问题,关于自律,推迟满足感,你过去做得怎样?给自己打个分数?挑选一个你最近拖延的事情,尝试用刚刚的方法来解决?

    我在推迟满足感方面自认为做的不够好,评分6分。我最近拖延的一件事,是做一期部门内部分享会,拖延的理由是本能的逃避痛苦,每天回到家,选择与孩子玩耍,而不是看书和备课。解决的办法,就是规划好自己的时间,避免时间黑洞,先行动一小步。

    2、承担责任。这一点不难理解,但是能真正付诸行动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人生来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人都有逃避责任的倾向,哪怕是以微妙的方式逃避。

    责任感出现问题,在心理学上归为两类症状,一类是神经官能症,这种人为自己强加责任,与外界发生矛盾时认为错在自己,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任何事,他们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人,他们缺少勇气和个性。

    另一类是人格失调症,这类人则把错误归咎于旁人,他们会顽固的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祸首,他们强调“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及承担责任的能力。

    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者却让别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说,神经官能症患者把责任揽给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人格失调症患者却嫁祸别人。

    不少人兼具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几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或是人格失调症。

    探讨一个问题:你或者身边有神经官能症患者和人格失调症患者的行为表现吗?请分别例举一个实证。

    我曾看到这样的例子,小A是一名部门负责人,他常把“我应该”“我不应该”挂在嘴边。他对工作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事无巨细,担心下属出了问题要承担责任,所以部门的事情,他几乎事事关注干预,很多时候都要自己亲自上阵,把自己折腾的很累。在我看来,他是缺少了面对问题的勇气。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号称宇宙第一作。他认为自己一辈子过得窝囊不幸,都是妻子赵美兰的问题,是妻子毁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在处理与子女家庭问题时,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苏大强总是习惯性的不作为、逃避问题,他是典型的人格失调患者。

    谈到逃避承担责任,不得不提到书中一个重要观点“逃避责任,也是逃避自由”。 

    书中例举了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作者本人就案例。他是精神科门诊部的一名医生时,因为接待患者工作量太大接近奔溃,于是他尝试找部主任谈一谈,让主任给他两周假期不再接待患者。没想到,谈话很不如意,主任反复跟他说“你现在确实有问题”,“我知道我有问题,所以才来找您的,您认为我该怎么办呢”“听好了,我再说一遍,你现在确实有问题,你的问题和时间有关,但是是你的时间,不是我的时间。这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问题。。。”作者气得要命,转身离开,一连三个月的时间,他都认为主任患了严重的人格失调症,不肯承担责任。三个月之后,我渐渐意识到主任没有错,患有人格失调症的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能决定怎么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才是时间的主人。是自己想比其他同事花更多时间治疗患者,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应该承担这个选择的后果。他觉得负担沉重,不是命运造成,不是这份职业本身的残酷,也不是上司的压榨逼迫,而是他自己选择的方式。想通这些之后,他对于比他更早下班的同事,不再心怀嫉恨。虽然还是像以前那样工作,但心态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却又想极力规避这种痛苦。当作者向主任求助,实则是在请求对方 “为我负责吧,你可是我的上司!”我们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上司。为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3、忠于事实。这是自律的第三原则,他需要我们实事求是,杜绝虚假。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事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虚假、错觉和幻想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道理虽然明显,但通往事实的道路并不平坦。

    作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事实的认知)就像是一张地图,我们对这张地图了解的越清楚,就越有利于自己的定位,并且知道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地图失真,那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我们出生时是没有附地图的,为了在人生旅途上顺利进行,我们一边行走一边画出地图的地貌、沟壑和地形。如果我们努力程度越高,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可惜的是,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停止了学习。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对认识新的信息、新的事实缺乏兴趣,开始故步自封,比如身边很多爱说教的父母。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忠于事实之所以很难,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移情”的发生。书中对移情的定义是: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作出反应的方式,僵硬的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儿时形成的负面情绪模式的迁移。田老师曾在课堂上说,人在12岁之前,都是无意识学习,虽然我们不断长大,但我们身上带的惯性仍停留在12岁。每个人的人生都常常是自己特别小时候的一个故事的翻版,但自己往往意识不到,是一种无意识的翻版。

    有的人会说,我的童年是无比美好的,童年的地图也不能用吗?我认为,不管我们拥有怎样的童年,即使他一开始的人生无比美好,也没有人能够有能力为他绘制长长一生的地图。我们仍然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努力,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地图,方能使心灵获得成长。若我们一直揣着那份儿童时期形成的旧有地图去生活,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如书中案例中的电脑技术人员,用“父母是不值得信任的”旧地图来处理与上级等权威人士的关系、处理与妻子的关系,很容易形成 “任何人都不是值得信任”的观念,从而影响了和谐人际关系。

    二是修正地图的痛苦。人生苦短,我们从童年至青年至中年,再到老年,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才绘制出了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地图。而现在却需要修改地图的大量信息,甚至疗愈童年,改写童年故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案例中的电脑技术员,要想修正地图,就必须重新评价他的父母,调整“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这一信念,要知道这个信念是可以让他人际关系冲突时降低痛苦感受的,而现在要他放弃这个行之有效的信念,建立新的信念,人本能的惰性会选择逃避。

    探讨一个问题:对比书中的案例,想一想,你有哪些移情的行为?挑选一个进行详细描述,找到自己移情的症结所在。

    我在童年时期,由于权威长辈总是批评我,拿我与他人进行比较,于是我形成了“我不够好”,权威认可我才证明我足够好”这样的旧有模式,现在我在实践中试着更新这张就地图,而过程注定是艰辛的,曲折而反复的。比如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权威认可和职业成长的关系,这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实践中,我发现上周原老师分享两个观念非常受益,一个是通过做“我够好”的功课来促进系统II的改变,感恩自己,找到“我喜欢自己的1001件小事”,慢慢的,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我够好”是不需要前提条件的,我不需要权威的认可这个“前提条件”来说明我够好,我需要的是无条件的接纳自己。二是“我的想法和行为不等于我”,领导批评我的想法和行为,与批评我之间不完全划等号。

    如何建立完全终于事实的地图呢,书中提到了三个方法,一是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地严格地自我反省,二是足够敞开,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这是唯一能确定我们的地图是否与事实相符合的方法,三是一辈子要保持诚实,我们必须不断自我反省,确保我们的言语能准确地表述出我们所认知的事实。个人认为,我们大多数人准备的表达我们所认知的事实,不加任何评判和故事演绎,也是一件需要长期修行的事。

    4、保持平衡。作者早年接触过禅学,曾经是一名佛教徒,这里的保持平衡和我们东方智慧的中庸之道类似。有时,平衡还意味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你需要清晰地知道当下什么才是你最重要的,而为了它们,你又需要做出哪些调整和放弃。这里面他强调了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学会放弃”,与佛家里的放下我执意思相近。

    这里探讨一个问题:“要使心智成熟,就须要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在你的亲密关系或职场的重要关系中,有哪些需要冲突,你们需要取得哪些微妙的平衡,请挑选一个详细描述。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例子,我的闺蜜小白,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三年前因为他老公误说了一句令他伤心的话“就算离婚你也得不到孩子的抚养权,因为你的收入比我低”,从此她发愤图强,白天专研业务知识,晚上一遍一遍修改简历,请假面试。后来她终于找到了一份薪资翻倍的工作,之后小白通过两年的积累,再次跳槽,工资早已比之前翻了四五倍。但小白觉得,这几年她虽然取得了成就,整体上她并不快乐,工作的强度越来越大,照顾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老公在家庭的自我价值感逐渐降低,家庭也越来越不和谐。于是去年11月,她决定暂时放下职场,等等老公的步伐,修复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她很感谢这次的选择,她认为她之前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不懂得放弃成全,这次的选择对她而言是一次心智成熟的飞跃。

    (二)

    我们靠什么走向心智成熟?第二个关键词是爱,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我们有勇气面对痛苦。

    1、当我们谈论真正的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坠入情网的激情不是爱,依赖不是爱,不恰当的溺爱和自我牺牲也都不是爱。这些被误解为爱的行为,其核心动机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已。而真爱的目的永远是促进自己和被爱者心智的成熟,而不断拓展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真正的爱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当事人能够意识到的目的,和潜意识中未被自己察觉到的真实动机相一致,都是去爱一个人。比如说片段中的母亲,她认为自己是在爱儿子,而潜意识有可能只是在控制,这样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

    二是真正的爱是一个长期自我完善、拓展自我界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智逐渐成熟。所以坠入情网的激情不是爱。

    三是真正的爱,即爱自己,也爱他人,使得双方都受益。教育孩子中行大于言。如果一个总是熬夜刷手机,不懂得管理自己时间的妈妈要教儿子做好时间管理,这样的爱也不是真正的爱。

    四是真正的爱要付诸行动。作者在爱的定义中,用“意愿”这一字眼,是想强调它在情感领域中的地位,原超过一般心理或生理“欲望”。“欲望”未必能转化为行动,而“意愿”则可导致实际行动的强烈欲望。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

    讨论一下“妈妈让我穿秋裤”是真爱吗?

    2、爱是独立,不是依赖

    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系自己。作者将依赖性分为三种:

    一是合理性依赖。比如管年龄大小,不管成熟与否,我们都希望拥有称职的父亲或母亲陪伴左右,这种感觉客观存在,但不会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是合理性的依赖。

    二是过分依赖。如果以上的感觉牢牢控制我们的一言一行,控制我们的一切感受和需要,那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渴望,而是过分依赖。

    三是消极性依赖。因过分依赖而引发心理失调现象,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只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如同饥肠辘辘者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不能拿出食物帮助别人。

    比如妻子对老公的合理依赖是:妻子希望老公能做饭做家务,给她钱花。但老公不在家,她也可以照顾好自己,生活得很好。

    过分依赖是,希望老公在家做饭做家务,老公不在家,她就无所适从,不会照顾自己,而且非常焦虑失落,感叹人生怎么这么苦。

    消极性依赖是,只在乎老公能为她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做什么,不管不顾老公工作的繁忙和家庭的压力,只享受老公对她公主般的伺候。

    关于独立性,作者提出“在情感关系中,人人都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在这里提出一个探讨问题真爱之下的夫妻独立性是怎样的?请梳理几个关键要点?”

    3、爱是行动,不是感觉

    我们很容易把爱和爱的感觉混为一谈,一个整天酗酒、不管妻儿的人,可能眼含热泪的对酒吧服务员倾诉“我爱我的家人”。一个对子女置之不理的人,也可能以最具爱心的父母自居,在头脑中想象的爱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行动来证明。

    这里探讨一个问题:当与配偶、父母、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指责对方,真正的爱需要我们如何做?评估一下,在你的哪些年份比较多这样以爱的名义的指责,后来发生了什么,让你有了改变。

    4、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作者认为,推动个人乃至整个人类克服懒惰和其他自然阻力的力量,归根结底就是“爱”。我们之所以能够成长,在于持续的努力;我们之所以能够付出努力,是因为懂得自尊自爱。对自己的爱使我们愿意接受自律,对别人的爱让我们帮助他们去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的爱,是一种典型的进化行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在生物世界中,存在着永久而普遍的进化力量,提现在人类身上,就是具有人性的爱。它违反熵增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永远走向进步的神奇的力量。

    四、心智成熟的路上最终会通向哪里?

    作者在第四部分,将心智成熟进一步定义为“意识的成长”,或者是“意识的进化”。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是实现 “天人合一”,也就是我们的意识与上帝合而为一,我们与上帝具有相同的认知。

    这里的上帝,我理解就是“潜意识”,都有一个跟我们极为亲密的上帝。上帝和我们之间的界面,相当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界面。潜意识就是上帝,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它一直与我们同在,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这里我将上帝也理解为田老师说的神性,不知道是否准确?

    作者的这个观念来自于荣格的一段话:我一直认为,生命就像是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中。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种的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万古长青。

    关于这部分,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讨论:

    如果心智成熟的目标,是使我们的意识达到上帝的境界,使我们整个人完全成为上帝,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努力让意识和潜意识完全融合,最后只剩下潜意识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目标一方面成为上帝(神),一方面仍需保留意识。我们的目标不是牺牲自我,最后只剩下潜意识的婴儿,而是培养出成熟、自觉的自我,进而发展成神性的自我。这时,我们可以成为上帝的左膀右臂,我们也能有意识的做成选择,按照上帝的意愿影响世界、服务人类。我们可以帮助同胞们一代一代的走向心智成熟,让他们产生和我们相同的认知,进而推动整个人类的进步。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词“恩典”。在作者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为什么有些童年缺少关爱的人,即使不借助心理治疗,也能跨越童年的创痛,成为充满爱心的人?作者相信,这里存在着一种超越意识之外的神奇力量,称之为上天的恩典,它是我们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来自上帝的眷顾。

    恩典往往具有以下几条共同特征:一是具有滋养生命、促进心智成熟的作用;二是它无法用现有的理论和已经的自然法则来解释;三是它是人类界中的普遍现象,在不同的身上具有反复发生;四是它们都来源于一种意识之外的力量。

    我习惯将我生活中无法解释的幸运之事,都视为生命的恩典,从而带着感恩之心,一路前行。

    最后想说,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注定是艰苦的过程,注定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在此祝愿大家,都能在这条路上收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向心智成熟的路,注定是少有人走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mf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