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闲来无事,翻起儿子初中语文课本,有一篇朱德写自己母亲的文章让我感触颇深,朱德以他朴实平和的语言笔写出母亲各种优秀品质,字里行间包含着对母亲浓浓的深情和爱。
母亲,这个伟大称呼古往今来都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从古代的《游子吟》《孟母三迁》到当代的冰心的《荷叶》、胡适的《我与我的母亲》、老舍的《我的母亲》等等无不饱含对母爱的赞美。
我的母亲也是一位最普普通通的中国劳动妇女,她只有小学文化,却始终以一颗包容大爱的善心和勤劳、坚毅、质朴的性格时时感染着我。
母亲在娘家是长女,父亲在奶奶家又是长子,古语就有“长姐如母”“长嫂如母”的说法,娘家弟妹7个,婆家叔姑6个,很多事情都是母亲在拿主意。母亲能干,听姥姥说,母亲出嫁前一直当成男人在用,生活困难那几年,村里让每家出义工,弟妹都小,母亲就跟着一群爷儿们出门做工程,累极了就哭一场,第二天再接着干。在婆家,母亲责无旁贷肩负起照顾一大家子的重任,她性格好,与人为善,凡事都办得有条不紊,威性甚至超过父母公婆。有时我在想,母亲倘若文化水平再高些,绝对是个女强人。
后来,父亲当兵复员后安排工作,母亲也随之走出农村,但每年节假日总是回老家看望长辈。
母亲在处理爷爷后事的果断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待我们连夜赶回老家时已是中午,爷爷棺材停在堂屋正中,奶奶只知道哭,叔婶们只在一旁手无足措。母亲看到这些后立刻召开家庭会议,规定各家必须克服自己困难先拿出2000元钱办事,其他事情待后商量,钱也待事情办完后多退少补。叔叔婶婶们在母亲威严的语气中不敢有一丝异议,当天晚上凑齐所需费用,随后把爷爷风风光光送上山。之后母亲又将奶奶的赡养问题一一作了安排,事后我才知道在整个事情处理过程中,母亲给各家都分了遗产而我们这个贡献最多的一家却没有要爷爷一分钱。
为什么母亲的话这么有威性?我最后才明白:在处理大事时,母亲愿意吃亏,并且在这前提下,对所有的弟妹们都公平看待;在平时生活中对弟妹们关心无微不至,有时甚至超过自己儿女。
记得小时候,家里住的是父母单位分得一间20平米的套间,我们一家四口挤在后面一间小房间里,前面一大间既是厨房又是客厅又兼作小卧室,因为大姨小姨三叔四叔常年来轮流住,有时实在住不下,就租隔壁同事的房间,弟妹们多,年龄差距大,小姨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她就象一只老母鸡一样把需要照顾的人都护在自己的翅膀底下。母亲为大姨小姨找工作、找婆家,为三叔四叔找活儿干,凭着父母微薄的工资维持着一大家子的吃喝,可以想象有多艰难,后来我们有了两居室,母亲硬是把厨房挪到阳台上,把原是厨房的那一间又改造成卧室让他们住,难怪大姨感叹说,“妈只是生了我,而养我成人的是大姐。”象这样的大姐,弟妹们能不听她的吗?
母亲不仅对弟妹好,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乡亲也是象亲人一样。我们家距离医院很近,老家来的乡亲进城住院,因买不起或吃不惯医院饭菜,总是会到我家烧开水、做饭,母亲也是热情接待,打扰多了,我和弟弟显露出不耐烦时,会遭到母亲训斥:“不行春风 ,哪来夜雨? 你回老家,人家是如何待你的?……”
母亲的毅力也是让我佩服。1994年弟弟去北京当兵,母亲对弟弟的牵挂无处排解,就加入教会,用信仰代替无谓的担忧,从那以后,每天早晚学习念经二十多年从未间断。她的信仰也基于性格,一生为善,乐于助人。
感谢母亲,教会我如何为人处世,“仁者长寿”看着母亲平和慈祥的面容,心想,愿我老了也活成她那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