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着首次般的了解,及更深入的领悟。”仅以托马斯.艾略特的优美诗句,开启我的以原则为中心的生命新章程。
初读文章时,被群友们及文章开头的赞美之辞给惊住了,柯维的七个习惯真有如此大的魔力,能影响波及世界各国的个人、家庭、企业、政府机构、军队等领域?他说的可能对,但是我仍持辩证态度,是否适用于我及周边生命发展呢?以此期盼,开始了生命的洗礼旅程。
文章中提到的七个习惯,如下图所示,在不断啃读、理解、实践基础上,7个习惯内化为个人原则,并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柯维的七个习惯首先,实现个人领域的成功,要求内化习惯一(积极主动),并反馈到自己的言行、态度等人生地图,双向作用、互促提高。要求实施习惯二(以始为终),通过撰写个人使命宣言并付诸行动、识别自己的生活中心来强化自我领导(精神层面的更新)。要求践行习惯三(要事第一),以第二类事务为生活中心的时间管理方法,强化自我管理。个人领悟的成功必先优于公众领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使个人由依赖走向独立,并为互赖生活做基础。这个过程与近期领悟的儒家义理、教育的认知结构内外化的转变相关。儒家义理强调:天地之大德,生生不息。而天道下灌,仁心上行,以此为生(粗略总结,尚知),也与柯维的初衷一致,7个原则来自于普遍永恒、不证自明的原则或自然法则,而个人领域的成功即为天道下灌的过程、塑造个人生命文化的过程。下图为内在认知结构(观念)与日常概念及科学概念的相互转化关系,单向箭头为日常概念的上行生长,双向箭头为科学概念的下行生长。有趣的是习惯7(不断更新)是个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上生下行促进环节,生生不息,变化发展。
其次,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要求培养习惯四(双赢思维),双赢来自诚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结果;它体现在有效阐明并管理人类的期望和成就的协议中,在起支持作用的双赢体系里蓬勃生长;经由必要的双赢过程来实现。要求践行习惯五(知彼解己),以理解为目的的移情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要求统筹习惯六(统合综效),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你不一定要对他们表示赞同,但是可以表示肯定,并尽量给予理解。你可以试着寻找统合综效的第三条道路,一般情况下它总是存在的。公众领域的成功是生命由独立向互赖阶段转变,而情感账户有效投资是公众领域成功的必要因素。
最后,习惯七(不断更新)在不断强化前面六个习惯同时,也促进着自我提升和完善发展,体现在身体(强化个人愿景(习惯一积极主动))、精神(强化自我领导(习惯二以始为终))、智力(强化自我管理(习惯三要事第一))、社会/情感(公众领域)四个层面。
七个习惯浇灌出来的最高级、最美好和最甘甜的果实就是齐心协力,就是把自己、爱人、朋友和同事合而为一。通过积极关系中的“转型者”塑造,向子女和他人赠予“翅膀”即赠予他们自由,让他们摆脱上一代传承下来的消极的行为模式,从而完善互赖期的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习惯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绝不要停止探索,因为其目的是回到起点,重新认识。”——托马斯.艾略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