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
好公司的种类有很多,宜家是其中一种。

宜家,没什么互联网特征,也什么高科技,也没有多先进的商业模式,但确实很挣钱。2017年,宜家净利润30亿欧元,相当于240亿人民币,可以说是非常挣钱的超级大企业,很了不起。
宜家之所以,取得这个成就,最核心的一点是: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不断地减低成本。
就这么简单。
举了个例子,宜家最普通的一个商品,毕利书架,在全世界卖出了超过6000万个,相当于世界上每100个人,就有1个人拥有毕利书架。曾经有机构用毕利书架来比较世界各地的购买力了。
为什么卖出那么多,便宜,好用。我自己买了2台,价格是真便宜,样子确实也很不错,又耐用。当然,这种价格不是一蹴而就的。

宜家到底是怎么做到持续降低成本的,我们可以看看宜家的马克杯。

宜家的马克杯,把手做的特别小,只能放进一根手指;杯体做成倒锥型,而不是普通的圆柱型。这些都是为了运输过程中,能充分利用空间,装载更多杯子,降低运输成本。就这一个目的。这种控制成本的行为,反而成了时尚。所以,宜家的杯子可以做得质量那么好,可以放进微波炉、洗碗机随便折腾,却只需要3-5块钱。
还有,宜家的家具,组装所需的连接件,能换成塑料的,全换成塑料。当然,前提是确保品质。
宜家的家具,基本上都是自己买回来DIY组装的。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宜家不会多送任何一颗螺丝、螺钉。还有一点,可能没注意到的是,组装说明书非常实用,简单明了,一看就会。但说明书用的纸,绝对不是那种很好看的、比较厚的、比较光滑的纸,就是那种最普通的纸。
还是降低成本!

说起了宜家的创始人,坎普拉德,一个生活极为节俭的人。据说,他到第三世界国家出差,都要顺便理一次发,原因是那里理发便宜。
宜家所有的产品都由自己设计,原因你肯定想不到:是供应商受不了这种节约成本的要求,集体拒绝给宜家供货。结果,宜家只能自己设计生产,这也是没办法逼出来的优秀的宜家。
那么,有人会说,现在都是讲究创新的时代,创新至上啊。
是的,创新技术可以筑起成本优势,但终究不能保持太久,最根本的还是从细节出发,在生产、运输、销售、经营的各个环节,不断微调、消减成本,看起来毫不起眼,却简单实用。
回到事情的本来面目才是王道。
比如物美价廉是大家永远的追求,比如细节的持久积累能带来意想不到优势,比如依靠时间的力量能带来惊人的成果。
这种理念,是非常值得学习很反思的。人们往往很在乎表面的东西,同样,也就很容易被表面所迷惑,很难切入到本质。
做什么事情,尊重最基本的本质规律,准没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