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自在 | 转

观自在 | 转

作者: 酒醉的菩提 | 来源:发表于2024-01-12 11:33 被阅读0次

简单说,佛法核心就是一个字:观,解释之谓观自在,即观照自己的存在——觉知什么状态就是什么样子,此又名正观,从而见证身心五蕴因缘无常非我……自然解脱。照此修行者名菩萨,即观自在菩萨。这也是佛陀言之唯一解脱道-四念处法中的念的含义,即如实观、觉照。这也是佛弟子的真正皈依处——觉(观),本自俱有的功能,故名自觉。由自觉方名亲证。
观自在,也可说唯观得自在,都无不是强调一个观字。却不是造作自在、创立自在、思维自在、神通自在、行善自在、求佛自在、渴爱自在、执著自在……

总之,放下对感受的执取渴爱,对思维及结论的执取渴爱……唯归依能时时如实旁观它们的觉知上来。

对觉知到的无论何种状态无所期许的当下即见证诸法实相,心自解脱于无明。

觉知无语,语言是思维及行为,是觉的对象,你一说就是判断思维了,但也必然觉知到它们的生灭变化了。受、思生起时觉知即生,所以也叫念,忆念。我们总是轻视觉知,甚至不知其存在和方式,而唯依思维结论。

所以是自己才能体会的,说出来的不是什么觉知,又是思维了。所以有的禅师会叫你喝茶去或直接就打了。你觉知到怎样的疼就是怎样的,那是真实觉知,说出的痛字又是思维范畴,身受、思维不同了,都能觉知到它们的特性,只依思就概念性僵化了前者,也错过了对后者思的特性观察。

每个人的疼、每人每次疼都不会一样的,也都会生变到灭的,怎是一个疼字可概括的,故概念里见不到概念所指事物的因缘和合的真相。当然概念亦是缘起,思维由概念组成,觉知思维亦能见证思维及概念的缘起。

依止对我们的各种状态平等接纳的觉知,自然无忧,此名解脱。有人见光见佛,判断为解脱,那是对觉知到见光见佛的状态,产生高下思维成见判断,又以思维判断结论为依,故非出离五蕴,必生喜贪,不名解脱。见光不见光,思意不思意,觉知到且唯依止,即是走向真解脱。

所以,解脱者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身心状态、境界遭遇才行,而是对当下任何状态,无论健康还是疾病,舒服还是难受,想这还是想那,坐着还是躺着,吃着还是拉着,累了还是睏了,不挑不捡,不贪不嗔,是怎样就怎样,不依思维判断为判官,唯依觉而自然明,无欲无烦,解脱于无痕。

与见到什么好看的、感受到什么舒服清静、出了何种神通、来到什么殊胜地方……没有必然关系,好、舒服、清静、神、殊胜,都是些高下对立的思维结论。见之依觉,自然无贪瞋,若生判仍依对判的觉,自然无贪瞋,解脱即此。

解脱不难,方法不难,理解不难,做到不难。因为觉知本俱,该生即生,该灭即灭,该细即细,该粗即粗。有欲无欲,自然变化。与生俱来的觉知是苦的唯一终结者。

见前文而起何心动何念无妨,觉观到这些心念现象而随顺不执、无贪嗔取舍谓正念正观,实践于四念处法。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喻此觉照心,"老实念佛"、"一心不乱"、"直心道场"、"佛光普照"等等均是指觉照心的生起,此心可谓出离心——觉知着五蕴世间而不生贪嗔执取;时时生起的出离心,即指时时生起的对五蕴世间的种种状态不迎不拒、不贪不嗔、平等视之的中道觉照心,依止觉照心的过程即喻"普度众生"的过程,此心自然成就所谓广大、慈悲、菩提、智慧心。照见实相,心破无明之时,亦是所谓众生之相度尽之时,亦是成就无愿无相空解脱之时。

【名词为相,因缘生义,方便即喻,实证参考】

相关文章

  • 观自在,自在观(九)

    今夜世界离我咫尺开外 不听虫鸣与秋水 不诉清欢与离意 人生一扇木门半掩 风一半 雨一半 荫一半 朗一半 用香港安格...

  • 观自在

    玉雕一个重要的题材就是观自在,而何为观自在,又如何观自在呢…… 于我说,则是内醒以自观吧,内心自在即大自在,天堂地...

  • 心放

    远离颠倒妄想,才能观人自在;远离分别臆测,才能观境自在; 远离执着缠缚,才能观事自在;远离五欲尘劳,才能观心自在。

  • 观自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家总说观自在,对于观自在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慧律法师的解读相对比较清晰,就是:“「观自在」的意思就是自观自在,自...

  • 看图诗~观自在

    观自在普陀自在敕言中,佛法无边各不同!守本真心方自在,自观自在菩提中! 观自在普陀自在敕言中,佛法无边各不同!守本...

  • 《心经》中“观自在”的“观”是用眼睛去看吗?是怎么观的?

    佛法正见 祂观其世界、观其娑婆世界、观其轮回众生的一切音响,观其一切自在无碍,故名为观自在,得到自在而...

  • 得到

    抄经练字,颇有感悟,与大家分享: 观人自在,与任何人相处都很自在; 观事自在,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自在。 观境自在,一...

  • 观自在,得自在

    今天听了易仁永澄老师的分身术训练营第二课:觉察情绪,获益很深。 人活在世上,每天都会有各种情绪升起,情绪有很多种,...

  • 观自在

    观心照心知自心 听经闻道明事理 打坐修禅悟法门 无念无相喜自在

  • 观自在

    “噌”的一声,在看到微信群里的信息,我感到了自己的血液流向头顶,立马抓了钥匙下楼奔向事发地,这个一个小时前我还经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自在 | 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ux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