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林怀民先生的“流浪者计划”开始,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用他们的充满激情的创作来感悟人生。2015年进驻池上的谢旺霖、吴欣泽、王榆钧、吴耿祯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分别带来了文学书写,流浪叙事,歌声,以及装置美术。这些作品都是他们在孤独的旅途中认识世界,思考未来的见证,这些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也影响了当地人和来这里观光的人。
这样的艺术家在池上还非常多。他们经常会聚在一起交流思想,也许就因为彼此之间的讨论,产生新的灵感。在这里可以回归自然的怀抱,他们都感受到了那种做回真实自己的愉悦。“艺术创作是一种漫长的修行,修行有素慧,也有机缘……”在池上的天地中,他们安静地感受时光变化。让心灵的歌声融入这块辽阔美丽的土地。千百年来无论文明如何进步发展,这里始终的人们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也因为这份质朴,唤醒了他们尚未磨灭的本真。
2013年秋收的时候,先生和云门舞集的艺术家们一起下田,学习用镰刀收割庄稼的传统方式。这些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人,跟着当地的农民熟悉劳动的身体。深秋的晨风里满满的都是稻米的谷香,沉甸甸的是丰收的气味。脚踏在土地里的感觉让人踏实,大部分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乐天知命,很少为健康烦恼。在他们看来大自然会给予他们平安健康,而这里也的确有许多90多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医疗资源最贫乏的地区,人们反而很长寿。看起来这很矛盾,不过仔细想想,规律的生活习惯,健康新鲜的食物,还有顺其自然的心态,其实都是健康长寿的良药。
越来越多来这里的游客都感受到了田间劳作的乐趣。人类的发展史中,农业文明是重大的进步。从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条大河之间,尼罗河狭长的山谷,以及广阔的黄河和长江流域都是农业文明的孕育之地。以前的人们学会把一粒种子放在土中,耐心地等待它生长发芽,开花结果,他们去了解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寻求规律,但不拔苗助长。相较于现在许多用激素,化肥,膨胀剂催熟的动植物,这里的农民精耕细作,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本分。
虽然他们不善言语,但是那些宽阔的肩膀和结满老茧的粗大手掌都充满着温暖和力量。云门舞集的艺术家们练习收割后,还用到了他们的演出中。“不同季节的稻田有不同的颜色,从青而黄,金黄之后,饱熟的稻谷翻出一种琥珀色的红光,很像黎明时初初露出的朝阳饱满而含蓄的金红……”他们在池上的稻田中舞出了最美的农事,后来这些演出去过世界各地的许多舞台,让更多人在舞蹈的韵律中体会时间的果效,学习改变肤浅的速食文化,尊重大自然的节律和秩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