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摩托罗拉、诺基亚、黑莓的手机依然能够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通话联系需求,却在苹果的iPhone及安卓系列手机的毁灭性打击下溃不成军?为什么特斯拉电动汽车在充电网络远未完善、安全隐患尚未根除、销售价格高的离谱的前提下,竟然一夜之间火遍全球?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一、“玩具思维”和“游戏化思维”
玩具思维是一种超越产品基本功能需求,赋予用户感官刺激、情感享受,满足其玩乐欲望的产品战略观,在满足消费者基本功能性需求之外,额外为他们提供有趣、好玩、时尚、炫酷、新潮等更深层次的情感满足。
游戏化思维是通过设计一套激励体系来提升人们的参与度以及参与热情,并从中获得乐趣。
玩具思维就是“做好玩的事”,而游戏化思维则是“好玩地做事”,在这个互联网繁盛、“娱乐至上”的时代,“做好玩的事比好玩地做事”更重要!
二、“工具思维”和“玩家思维”
工具思维是重在满足消费者基本功能性需求的一种实用主义产品战略观。
工具思维所对应的消费者可称为“用户”,而玩家思维所对应的消费者则应该称为“玩家”。
“用户”和“玩家”,并非只是字面上的不同,而是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消费模式。
用户一般通过功能性判断、性价比衡量来决定所要购买的品类、频次和数量;而玩家则通过情感性判断、玩娱性衡量来做出购买选择。
在商品极度富裕的现阶段,顾客的消费判断必然从“用户意识”转向“玩家意识”。用户追求的是“满意”,满意带来的是感动;玩家追求的是“惊喜”,惊喜带来的是冲动。
感动犹不失理智,仍然会考虑性价比和购买时机;但冲动之下,必然会立即下单,而且不太顾及价格。
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为什么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会退出市场,为什么特斯拉电动汽车会大放异彩,就是产品战略观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的颠覆性转变。手机不再是通信工具,汽车也不再是交通工具,它们都已经变成了人们的玩具!
正是消费者的身份定位从“用户”到“玩家”的重大转变,推动了“玩家思维”日益取代“工具思维”,并造就了一系列看似背离常理的商业奇迹。特斯拉、苹果、小米等“玩家思维”的引领者,也由此跃入了一望无际的利润蓝海,攫取了令人垂涎的玩家红利。
玩具统治世界的时代开始了!
三、玩具思维的SP矩阵
这一部分主要解决如何将玩具思维付诸实施,也就是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激发起顾客的好奇心?
作者提出了3P4S变量,分别指
3S:颠覆感、设计感、参与感
4P:产品、价格、渠道、推广
7个变量之间两两组合便形成SP矩阵的12个变量:产品颠覆感、价格颠覆感、渠道颠覆感、推广颠覆感、产品设计感、价格设计感、渠道设计感、推广设计感、产品参与感、价格参与感、渠道参与感、推广参与感。
这12个变量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帮助大家找到实施玩具思维的入口的方式。在实际应用时,不必设计出一个同时囊括12个变量的玩具思维实施方案,只要能够在几个变量,甚至是一个变量上有所创新突破,就足以品尝到玩具思维的巨大威力和超级魅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