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书是管理学教授陈春花的作品,其中结合管理学、作者的经历讲述的一些人生感悟和道理挺有启发意义的。
何为智慧?作者的一个解读是,智慧只是希望你每天知道多一点,只希望你见到所有的事情都有吸纳之心,见到所有人都有欣赏之情。智慧的眼睛是看可以吸收的东西,而不是看问题。这个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做评价,而是想着自己可以从中吸收学习哪些东西。
注意力和定力是信息泛滥时代的稀缺资源。真正成功的人,都需要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有足够的定力深耕发展。正如人们问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人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两人的回答都是“专注”。保持定力,也是一种不着急的心态,开放心态,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放弃了学习提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很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工作了8年,一次与总经理坐在一起,问他工作了多少年,他说8年了,总经理很高兴地对他说:恭喜你,终于入行了。一开始自己很失望,觉着总经理这是小看他,辛苦8年才入行,未必太慢了。但也正是这句话,让他沉下心来深耕研究行业和市场。
成功需要有好心态,这个对于所有人都很有借鉴学习价值。一是归零心态,从眼前重新出发。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丢弃掉以前的经历,重新出发。犯了错误,不断的反思、反刍都是没有做到归零心态。二是积极的心态,享受工作的乐趣。拥有积极的心态,是确保职场不受伤,享受乐趣的唯一法宝。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多想想自己第一次获得这份工作的初心。“凡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做,就有好结果”。三是单纯的心态,学会心定,适应环境变化。这个单纯讲的很适合自己,成功有个非常简单的前提,那就是单纯。单纯地理解环境,单纯地做事,单纯地对待变化。其实也就是南怀瑾说的,为人处事,不若朴鲁。世界非常复杂,不如单纯一些,这个单纯是出世的一种态度。人的很多痛苦、烦恼都是自己的感觉在作怪,对于环境和其他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自己心态的一个折射。学会放下自己,学会心定。很多痛苦都是自己的看法和内心出了问题。四是感恩的心态。“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理解每天太阳升起来的意义,活着要让生命获得独立的意义”。日常生活的确平淡,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找到释放心灵的空间,如果能够珍惜此刻拥有,以快乐的心情去接受,一切都是美好的。生活中真正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了什么,而是清楚地知道并珍惜所拥有的东西。五是泰然处之,向前看的心态。人的一生真的会遇到很多自己预想不到的事情,会有很多事情不按自己的意愿发生,这时候要泰然处之,逆来顺受,专注未来而不是纠结过去。
能力重要,行动更加重要。所有的机会都是行动产生的,企业内不断得到提升的人,并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能力最强的,而是最不计较付出行动的人。理想和现实之间只需要一个桥梁,就说行动。
人生是一场旅行,工作是一场修行。这是一种理念,一旦这样想,就会觉着工作真好,你发现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个修炼完善自己的过程。竟然有人付钱来帮助你修行,真是太好的机会了。人生是旅行,我们要多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如何适应领导的风格?调整上下级的关系来配合领导者的风格才是关键,领导者的风格是很难改变的,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寄希望于改变领导,要尊重领导者的风格,尝试调整你跟他的关系就可以了。不要跟领导发生战争冲突,正如瑞达利欧在他的书中讲了一个关于国家之间的原则:权力永远超越协议规则和法律,尊重权力很重要,因为打一场注定会输的战争是不明智的,最好是通过谈判来进行解决,除非你想成为烈士,而这通常是因为愚蠢的自我膨胀,而不是出于明智的战略理由。但是没有不必要的权力也不错,因为维持权力会消耗资源,特别是时间和金钱,权力伴随着责任,权力小的人权力大的人快乐多了。
时间管理的技巧。高效能人士只是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技巧,即一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情,每一个小时做一件事情,一天就可以完成8件事情。这是一个分时间安排任务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