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很多人学写作,是觉得它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但如果写作不能帮你赚钱,你还会学它吗?
李笑来曾说过: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法。
在《写作7堂课》这本书中,我了解到:学习写作,不应该是一次性的投资,而是受益一辈子的事。提升收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训练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思维习惯,进而产生复利,受益终生。
本书的作者是秋叶PPT的创始人——秋叶大叔。他持续写作将近20年,坚持日更,每年出书,而且文章的质量、阅读和转发量都非常不错。
秋叶大叔认为:写作,是每一个人都能掌握的技能。让他受益更多的,并不是技能本身,而是他通过写作培养出的7个职业习惯,运用到不同的工作领域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7种习惯分别是:框架式、复利式、碎片化、联机式、结构化、清单式,以及复盘式写作。
读完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写作的传统认知,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我带来了启发。
一、 让写作成为复利投资,为你提供动力
很多人写作缺乏动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人觉得学写作就是为了赚钱,其实这无可厚非,但不要只盯着眼前这个目标,要让写作这件事产生复利效应,这样才会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激励我们坚持下去。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养成以下2种意识:
第一, 要有复利观念,实现“一鸭三吃”
股神巴菲特曾提出:在财富里,最重要的不是现在这一笔赚多少钱,而是复利效应。
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就是你产生复利的资本。当你的文章被扩散传播,不仅会提高收益,还会扩大你的影响力,实现“一鸭三吃”。所以,与其低质量的日更,不如静下心来,认真打磨一篇好文章,让它成为你优质的知识资产。
第二, 明确写作目标,不要盲目跟风
书中提到5种复利式写作的方法:质量、分发、变现、人脉和人设,每一种方法要求的文章质量都不同。在开始写作前,要先给自己定位,明确写作目标,打好基本功,并朝着该方向努力,切忌贪心和攀比。
我们的朋友圈里都活跃着一些商家,起初我总觉得他们不讨喜,经常过度刷屏,令我反感。但不可否认有人因此获益颇丰,于是我也心动开启过类似副业。当我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这项工作并非易事,不仅要绞尽脑汁斟酌文案,还需考虑是否能链接到大家,重要的是,我并未感到开心和满足,最终还是放弃了。
因此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位写作目标,不要一味模仿他人,失了本心。
二、 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日更不再遥不可及
在碎片化时代,我们的日常被各种事占据,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解决问题,才能拥抱变化,顺应时代。
秋叶大叔除了带课、运营多家公司,还能做到日更、出书。他正是利用了碎片化时间来完成了系统性工作,而他的写作也印证了这一点:1分钟灵感+5分钟提纲+3分钟素材+…+半小时写作+…这些碎片化时间内完成的步骤,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要实现碎片化写作,需要注意3个关键点:
第一, 及时记录灵感并变为提纲,增加视网膜效应
当灵感出现时,如果不及时记录,很容易遗忘。而将灵感变为提纲,就等于给大脑植入了“我要写某文章”的意识,大脑会在潜意识里搜集与之相关的所有素材,这就是视网膜效应。
有人想买一辆车,他认为市面上最多的就是黑白两种颜色的车,于是他选择墨绿色,而当他买完后,就会发现无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与他同色的车辆,这是因为他为大脑注入了“墨绿色汽车”的意识,大脑会自动搜寻相关信息。
记录灵感并做成提纲,可以让大脑随时利用碎片时间搜集信息,实现关联素材的积累,为写作提供资源库。
第二, 刻意积累写作框架,快速串联灵感素材
所谓写作框架,就是文章的文法、体裁。大脑神经学研究表明:人一天会冒出500个念头。灵感是不会匮乏的,关键是如何把念头结构化,以免流失。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有意识地积累写作框架,将灵感素材快速套用框架,串联成完整的结构。
当你筹备活动时,找到了主持人,想好了游戏内容,买完了奖品……但对举办活动需要什么样的流程,却全然没有经验,因此你只是拥有了一些零散的资源,无法将这些资源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活动。
积累写作框架,能使拥有的素材得到快速整合,在碎片化时间内提前构建写作思维,正式下笔时才会做到有条不紊。
第三, 培养心流,随时进入写作状态
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提出过“心流”的概念:它是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想拥有碎片时间内写作的能力,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培养心流状态。随时做到集中注意力,迅速开启写作。
我在练习古筝时,经常进入心流状态。我不会给自己设置过高的目标,适当脱离舒适区即可。加上我内心喜欢这件事,每次开始练习时,戴义甲就如同心流唤醒仪式,告诉我要开始进入练琴状态了,因此时常专注数小时,乐在其中。
写作时,也许最初不易进入心流状态,但可通过做其他喜欢的事,培养心流的感觉,把它刻意运用到写作之中,反复练习,直到能随时进入状态。
三、 积累写作清单,提升文章阅读指标
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事,把这些事完整地写下来,并能够分享传播,经历就变成了经验。当把经验变成清单,可供他人照做,这就是积累。
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积累清单,提升写作水平。原因有如下3点。
第一, 不断积累经验,避免低级错误
高手并不厉害,而是他积累的比一般人多,不犯低级错误,对于高级错误照样会犯,但犯完了会把这些经验总结成清单,避免重蹈覆辙。
《清单革命》的作者阿图·葛文德是一名外科医生,他提到以前的医生做完手术后,病人死亡率很高,关键原因在于医生没有严格进行术前洗手,很容易造成感染致死。把洗手的规定严格纳入术前检查清单后,减少了此类低级错误的发生,感染率立刻大幅下降。
在写作过程中积累清单,并不会帮我们避免犯错,但会逐渐减少低级错误,优化写作水平。
第二, 让流程标准化,明确指导行动
清单类似于检查流程,即使没接触过这项工作的人,也能依据条目对照核查,清单越完善,检查越细致,犯错几率也就越低。
出版社出书,从对接作者、确定选题到最终成稿,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按照这个流程清单,就算是新入职的员工,也知道如何操作。
写作时也能设置此类清单,如结构是否完整,配图是否有版权问题等,每一项都易于操作,从而大幅提升文章质量。
第三, 迭代升级清单,提升写作水平
检查清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我们的积累不断迭代更新,只有逐步升级,才能真正得到提升,避免重复画圆。
设计师接单时,通常都会出具一个调查问卷,提前跟客户核对具体需求,以减少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着设计师经验的积累,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调查清单也会不断更新,从而提升工作效率,逐步减少沟通成本。
对于写作,我们也要随时更新自检清单,这样写作水平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写作7堂课》这本书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告诉我们:写作的目的并不只是赚钱,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这件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对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
形成复利思维,善用碎片时间,合理利用清单,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真正把写作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让一次投资能够受益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