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古诗文中的典故

古诗文中的典故

作者: 巧说诗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9-27 21:37 被阅读0次

    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诗人常常引经据典,因为典故的语言精练、深刻、含义婉约等特点,通常能为古诗词增色不少。

    我特意整理了一些典故用于学习:

    一、常见意象及典故:

    1.斑竹:

    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

    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东篱: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月亮:

    一般指思乡,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

    杨柳:因“柳”与“留”谐音,一般指离别,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另外,杨柳又可指思乡。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唐李商隐《无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6.水:

    绵延不绝的哀愁。如李煜《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秦观《踏莎行》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等。

    7.蝉:

    象征高洁的品质。如骆宾王《在狱咏蝉》中“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中“我亦举家清”和虞世南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8.芭蕉:

    象征离愁别绪。如吴文英《唐多令》中“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中“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蒋捷《一剪梅》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9.楼兰: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0.杜康:

    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吴钩:

    代指希望建功立业。如李贺《南园》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辛弃疾《水龙吟》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等。

    12.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象征送别。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李白《菩萨蛮》中“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14.冰雪:

    象征忠贞的高洁品格。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张孝祥《念奴娇》中“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等。

    15.草:

    反衬凄凉。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刘禹锡《乌衣巷》中“朱雀桥边野草花”等。

    16.劳歌:

    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7.比翼鸟: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8.连理枝:

    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9.金乌:

    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20.红豆:

    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朱彝尊《怀汪进士煜》中“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等。

    21.羌笛:

    象征凄切之音。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胡琴琵琶与羌笛”,范仲淹《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等。

    22.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23.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24.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25.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26.鸿雁:象征信使。如晏殊《清平乐》中“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谁寄”,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27.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28.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9.登高:

    重阳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0.猿鸣:

    象征凄凉氛围。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水经注》中“猿鸣三声泪沾裳”等。

    31.迁莺:

    迁莺出自《诗经》的《鹿鸣之什.伐木》,本来的意思是指黄莺飞迁到高树,也是指迁徙飞翔的黄莺。后来人们引申为举人登第,官人升官。伐木的声音不绝于耳,黄莺的叫声嘤嘤。从幽谷中传来,接着声音又从乔木上传来。鸣叫的声音好像是在寻找自己的朋友。好好端详那小鸟,尚且知道寻求小友,何况我们这些人,难道不知道重视友情吗?天上神明请仔细聆听,赐予我安宁与平静。伐木的声音急促迅速,过滤过的酒清醇甘冽无杂质。肥美鲜嫩的羊肉都在,请来叔伯来尝鲜,叙一叙长久的情谊。伐木就在山坡那边,把滤酒快快斟满,和兄弟一起谈谈我们的情谊。

    32.脊令:

    这个词语出自《诗经》中的《常棣》。这个词想要表达兄弟有急难,或者比喻兄弟。《常棣》是一首宴请兄弟的诗篇,赞美兄弟情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这一句是兄弟流落在高原,朋友着急来解救。脊令也是鹡鸰,是一种水鸟。本应该居住在水边,可是现在竟然出现在高原,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所以这个词常被比喻人在危难之处。鹡鸰不能正常在水边出现,而是出现在高原上,飞翔着鸣叫,不能自舍,也代表着兄弟之间情意深厚,急难相顾。

    33.白璧青蝇:

    白璧比喻洁白的玉,青蝇比喻奸诈小人,这个成语来自《诗经》的《青蝇》。这首诗是在借物取喻,讽刺统治者听信谗言,斥责小人误国误民。嗡嗡嘤嘤飞舞的苍蝇,停留在篱笆上吸允不停。和爱高洁的君子啊,不要听信害人的谗言。嗡嗡飞舞的苍蝇,飞到酸枣树上,搓着它的手脚。谗言害人的话没有一定标准,将四方邻国搅得纷纷乱乱。嗡嗡飞舞的苍蝇,停留在榛树上,犹如奸佞小人,将君臣弄得反目成仇。

    34.黍离之悲:

    “黍离”一次出自于《诗经》的《黍离》。这首诗来自于民间,描述的是周代生活的民间歌谣。据说,这是一首哀悼故国的代表作,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巡邑到镐京,看到了被荒草埋殁的旧时宗庙遗址。因感伤于周室被颠覆,心里很是悲伤,就作了此首诗。这首诗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后人把心底那种失落的悲哀称为“黍离之悲”,有时也指国破家亡的痛苦。行迈靡靡,中心如醉,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懂我心悲,不知我者,认为我有所求。

    二、与地名相关的典故

    山西闻喜:秦时称“左邑县”,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御驾至此地,听闻平定南越的捷报,大喜,赐名“闻喜”。

    陕西宝鸡:原名“陈仓县”,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陈仓”。《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十九年,得陈宝”,传说为陨石降落,引起野鸡鸣叫,秦文公以为祥瑞之兆,“归而宝祠之,故曰陈宝”,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以“昔有陈仓宝鸡鸣之瑞”而改陈仓为“宝鸡”。

    湖北武昌: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取“以武而昌”之义,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置武昌郡,改鄂县为武昌县,为武昌郡治,并以此为都,229年迁都建业。不过要注意,当时的武昌县不是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而是鄂州市。

    重庆:北宋末年称为“恭州”,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被封恭王,后受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

    天津: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渡津之地”之意。

    甘肃酒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这年秋天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以“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为名置酒泉郡。

    河南登封:原名“嵩阳县”,万岁登封元年(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以示大功告成,将嵩阳县更名为“登封县”。

    浙江慈溪:慈溪,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治南有溪,东汉董黯孝感动天,挖泉水治母病,以慈名溪,以溪名县,慈溪得之。

    安徽马鞍山:与和县隔江相望,和县有个乌江镇,就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自刎的地方,据说项羽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愿过江,让人把乌骓马送到对岸,乌骓马见主人自刎身亡,悲鸣而亡,这一幕很多影视作品都有描述,后面就比较玄幻了,说是乌骓马的马鞍落地化成一座山,就是马鞍山地名的来历。

    高密:县有密水,县居其上游,故称高;即墨,县有墨水,县居水旁,故称即墨。

    其他典故:

    梁鸿案

    梁鸿孟光夫妻的故事世传为嘉话。后以“梁鸿案”概叙其事,寓夫妻恩爱之义。

    《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埶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例:王实甫《西厢记》:“他人行别样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到孟光接了梁鸿案。”

    《红楼梦》第四九回:“那‘闹简’上有一句说的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

    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诗以天上浮云翻覆苍黄的变化,比喻人生荣枯沉浮无常。

    “白云苍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万变。宋代词人张元干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句。典见《杜工部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文中的典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bj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