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白话理解第一句即是:
百般种善良当中孝顺排先,孝顺看是否用心而不只看行动大小,
譬如百万大款如果仅豪车别墅给父母,不陪伴不沟通,表面看是孝顺,其实只做样子。
如果要论这些行动/钱财,那贫穷的人则没有孝子。
《小马背布丁》
晚上,收到小女的视频,
看到她正拿着一本连环画看图讲故事。
“小马背了布丁,出了汗,她就到河边去了。
她长大了,给妈妈送布丁......”
纳闷,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故事,
仔细看了看手中的绘本,
原来是《小马过河》的故事。
小孩把故事根据图画改得面目全非,
把马背驮的物品看成是一块彩色的布丁。
感觉有意思之余,
也欣慰孩子所说的内容“小马长大了,去给妈妈送布丁”。
千里之外的仔,遥想着千里之外的妈妈。
三岁的娃遥想着十几年之后的自己,那里还有“妈妈”。

《半块炸鱼》
与小仔的小马布丁同一天晚上,
吃完饭准备洗碗,
掏出大仔的饭盒子,沉甸甸的,
第一感觉是在学校中饭又剩饭了。
于是,
“刷刷刷”快速把饭盒子里剩余的青豆,豆芽菜倒到垃圾桶里。
把饭盒子丢水槽待洗。
“妈妈,你把菜全部倒掉了吗?”大仔神色紧张地问。
“倒了呀。”
只见大仔赶紧跑到垃圾桶那里翻看。
“都倒垃圾桶了,别捡了。”
“没有,没有,你为什么不问问我再倒呢?”边翻边急忙地说。
“在这里,在这里,找到了。”听到兴奋的声音,
只见他从水槽里拿起汤碗(有盖子的内嵌在饭盒子里可以取出来装烫用的小碗)。
神圣地打开给我看。
嚯,一块吃了一半的炸鱼块静静地躺着。

“妈妈,这是我特意为你留的。太好吃了,好久没有出这个菜了。我都舍不得吃完。”
轻轻咬了一口,
果然唇齿留香,
鱼肉的细嫩鲜美,
加上外裹挂衣的炸香,
虽然过了一个下午,有点潮不再脆了,香气也飘走很多了,
但,内心是多么的温暖,欣慰。
平日学校的午餐时不时会有类似小零嘴的菜,
对于齐仔这种挑食的孩子来说这是大福利,
但,每次遇到这些好吃的,
他都会留一些打回家来给我。
记得第一次是几颗鸡柳花,
还有炸黄金玉米条,炸鱼块,
前几天是一大块牛排,扒拉下一大块肉放在汤碗里带回来给我吃,
自己把牛扒的骨头啃得干干净净。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爱就是看见,爱就是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