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文章集,每一章的发布时间和报纸期刊都不相同,每一章的内容看起来都不是很衔接的上,说的都有各篇的观点,所以要汇总这样的一篇文章算是不容易的,如果强要的对他做个总结,理清文章的共同点,以及他最后要论述的问题,看起来都不太可能,而最后不得不停留到一个点,那就是这本书的共同点,他的作者都是王小波,所以他描述的仅仅就只是王小波所见所解的各种现象。而只有从他出发,才能真正理解这本书为什么被汇集成了一本书,以及他要说明的意思,和表现出来的他的情怀和思想。
刚开始读前面几章的时候,包括思维的乐趣,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觉得有点不适应,因为我看到的是一个受到文革思想迫害的人,他无法从那种受害者倾向中走出来,去客观理性的对待那段经历,反而带了很大的感情色彩,略微有些偏见的去对待那段时光,而作为一个著书的人,有思想感情当然是重要的,但陷入到一种自我的沦陷之中而无法自拔却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哪儿算得上是真正的一帆风顺的,而真正的一帆风顺是把那些看起来是磨难的时候看成一种历练,而不是自以为的如果没有那种磨难就能够过的不一样,即便如此,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往往也没有必要再次提起。当然也不是全面否定王小波在前面的部分过分的加重了受害者色彩,也或许前面部分不是给当代人读的,而是针对当时代的人读的,以写作为生的人,往往是要向着读者说好话的的,正如花剌子模具信使的问题谈到的情况一样,为了文章有人看,总得贴合当今的时代谢谢当今的时事,同时为当今的人把不敢发的气给发泄了,这样的解释当然是有道理的,所以就不过多的理论他的情绪,也说回来,前面几章有些东西还是值得深究的,比如沉默的大多数这一章,讲说真话,虽然当今很多人已经不在受到过多的言论限制了,但却是因为另外一种诱惑也不说真话了,不说自己的话了,这又是另外的一种沉默。
而后面的文章就比较接近普通生活了,以及描述的一些普通人的想法和人性了,在这方面,他说的还是挺好的,特别是一些现象,他做的论述和分析,说出了一些人常有的状态,以及一些传统的文化对周围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人之常情的事,但他却是发现了人性在这之中的弱点,还是值得去探究的。光后面的这些论述,还是值得人去思考和发现的。
但后面有几个不好的地方,他总是喜欢拿罗素说事,虽然罗素的理论不太清楚,还有就是总拿国人和外国人做比较,这些东西都能让人感到他会是一个批判者,虽然没有鲁迅先生那么强烈,但他确确实实以他的谈论在拿国学和外学,拿国人和外国人做比较,同时满篇下来都有一种修正主义的色彩,好像要人必须那样或者这样才行,因为他自己心中有一个标准,然后就把其他标准说成是不好的,这种想法大概也是受了好几年没说话,一说话就想说出个大道理而影响的,强烈的表达欲望容易让人不容批判,实际上没有标准才是真正的标准,对于当今世界来说,发散各自的想法才是标准。
《沉默的大多数》总得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力量的,只是他的大部分力量局限到了他的那个时代。当然光论作者而言,王小波还是很厉害的,也比较喜欢他在里面所说的那些事,如果不带一点批判的眼光去看代它的话,他仍然是一部好书。全书较短,读起来可以很轻松,也可以慢慢细品,去发现其中没有明说的道理。我的眼光是粗浅而短视的,只看到我自己和与我有关的眼前,而看不到未来以及深层次的东西。
网友评论